新加坡要让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沟通交流

张志贤:不能毫无选择地接受外来影响。更多网上社群,将互联网作为与千里之外的志同道合者交流的平台,加上世界各地出现越来越多宗教狂热分子,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提醒,不能毫无选择地接受外来影响,也“不能为互联网可匿名的外衣所诱惑,去诋毁其他信仰”。他前早在社区参与计划对话会上,强调必须新加坡文化在多元且开放的社会里求同存异。他说,一些外国教义和作风不仅不适用于本地,还可能威胁社会和谐,削弱多年来所积累的社会资本。
 
据张志贤观察,随着宗教狂热分子日益增多,宗教影响投射到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更有确保人们尊重其他信仰和观点的必要。“我们必须聚焦共同点,而不是突出和放大不同之处,造成更大分歧。”在长达25分钟的演讲中,张志贤重申塑造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社会的原则,强调这些原则仍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新加坡须持续拥有庞大的共同空间,让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沟通交流。由不同宗教团体和诸如宗乡会馆等社区组织成立的学校就是个好例子,它们采纳全国统一课程,收生时有教无类,也不规定学生修读宗教课程。
 
其次,必须确保政教分离,让有志从政者事事以全国利益出发,不向特定种族或宗教倾斜。
 
此外,处理种族和宗教等敏感课题时,必须主动、实际,谨记我们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张志贤举例,要以什么宗教仪式送别往生者容易引起亲戚间的纠纷,社区或宗教领袖在尊重敏感课题的前提下,低调化解纷争,不让个别事件演变成公共课题。约600人出席了对话会,活动以建构新加坡人身份认同为主题,并由张志贤、总理公署部长林瑞生、通讯及新闻部长雅国博士、人力部代部长陈川仁以及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黄循财,分别带领五个小组讨论,建议如何在生活中、学校和工作场所里,以及透过体育、艺术和文化,使人民更团结。与会者的反馈将提呈给“我们的新加坡”全国对话会。与会者普遍提到应重塑甘榜精神并找出新加坡人能认同的共同语言,不只相互容忍,也彼此尊重和接受。黄循财总结时表示同意,并重申要培养新加坡精神就必须有共同价值观。
 
政府在2006年推出社区参与计划,加强各族群的社区凝聚力和应对紧急情况如恐怖袭击的能力。不同宗教团体在社区参与计划下轮流主办“和谐运动会”,今年的主办团体是锡克教咨询理事会。理事会秘书马米德吉星说,下周举办的运动会将增添深受锡克教徒喜爱的曲棍球比赛项目,也希望出席者一起跳锡克邦拉舞(Bhangra)。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