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新·提高生产力系列 隔空看护,省时省力。通过网络视像会议科技,德教太和观的个案经理每天上网与自己照顾的年长者“见面”,了解他们身体状况。 德教太和观采用网络视像会议科技,让负责照顾独居老人的个案经理隔空“看护”,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增进老人和个案经理的日常交流。独居老人在家需要有人密切留意他们的健康,慈善团体德教太和观采用网络视像会议科技,让个案经理隔空看护年长者。这不仅让个案经理的工作更有效率,也能增进老人和个案经理的日常交流。太和观乐龄及残障服务高级总监帝华利受访时说,机构在2011年推行这项试验计划,在15名体弱老人的住家安装设有网络视像会议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负责这些老人的个案经理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会上网和老人交流,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提醒老人及时服药或到医院复诊,并观察老人的情绪和脸色,看是否需要上门跟进。
省下车程及交通费。帝华利说,太和观的10名个案经理得照顾200多名需要密切留意健康的老人。一般上,他们每月到老人家中探访两次,不过其余日子无法天天上门看望,有了网络视像,个案经理就能天天隔空与老人“见面”。帝华利说,以前个案经理打电话联络不上独居老人时,就会匆匆赶去他们的住家,结果发现是虚惊一场;联络不上是因为手机没电或老人错误操作。如今,个案经理只要打开系统,老人家中的电脑程序就会自动启动,通过视频能看到他们是否安好。老人无需使用滑鼠或键盘,也不用操作电脑。通过网络视像会议科技,德教太和观的个案经理每天上网与自己照顾的年长者“见面”,了解他们身体状况。(林国明摄)帝华利说:“这为工作人员省下车程时间,也帮太和观节省开支,因为工作人员赶去老人住家,搭德士来回要花费二三十元。更重要的是,很多独居老人非常内向,通过每日的视频交流,他们与个案经理能建立更好的关系。”推广这项试点计划时,太和观向活力中心(Centre for Enabled Living)的“可持续加强老龄护理和残疾服务基金”申请到1万5000元资金,用来安装电脑设备,互联网费用则由太和观承担。帝华利说,虽然互联网费用不少,不过每个月节省下来的交通费足以抵消这笔开销,这也能省下个案经理不必要的舟车劳顿。
太和观目前正在研究改善这套系统,希望不久的将来,个案经理能用远程科技,直接帮自己照顾的老人测量血压、体温和血糖。扫描条码记录送饭时间。此外,太和观家务助理(西部)也在500户年长者家门外贴上条码。当工作人员上门送膳食时,只需用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扫描条码,就能记录送饭时间,信息会自动传递到电脑系统。太和观家务助理(西部)行政人员杨时亮说,没有扫描设备前,工作人员得用纸笔记录每日送餐情况,到了审计期间,需要花两三个月整理所有资料;有了扫描设备,所有的资料都自动储存在电脑,工作人员只要花两三个星期就能整理好所有资料,节省很多时间。
调整工作安排解决人手短缺。社会服务领域能通过工作安排上的小调整,取得生产力提升上的大进展。亚洲妇女福利协会(AWWA)去年整合各类服务的治疗师,解决人手短缺问题,并为治疗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亚洲妇女福利协会属下设有家庭、乐龄人士、教育、融合和看护者五个领域的服务。从前每个领域会各自聘请治疗师,治疗师加入后只是在单一领域工作。去年,协会对各领域的治疗师进行整合,推出中央治疗服务(Centralised Therapy Service)。负责这项计划的亚洲妇女福利协会融合服务部门主任卡帝受访时说,治疗师并不容易请,若有资深治疗师辞职,有时得花上一年才能找到合适人选。在中央治疗服务计划下,治疗师接受各领域临床培训,因此协会能灵活调派人手,舒缓个别领域人手短缺问题。
对治疗师而言,这也意味着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治疗师以往只能在一个领域发展,普通治疗师得等资深治疗师的职位空出后才有机会升职;在中央治疗服务计划下,治疗师可以转到其他领域担任更高职务。卡帝说:“社会服务面对人员流动性高的问题,很多治疗师因为看不到发展前景,工作两年后就辞职。中央治疗服务给治疗师更多发挥空间,他们能参加不同领域的工作,也有更多晋升机会,这对治疗师来说更具吸引力。”更多款项供社会服务领域申请。善用科技能减轻工作人员的行政工作,让他们集中精力照顾需要帮助的人。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已推出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和通讯技术蓝图,鼓励业者通过科技提高生产力,加强数据和个案管理能力。去年,政府宣布为“慈善福利团体技能提升基金”(VWO-Charities Capability Fund)增拨款项,让基金增加至1亿元,为社会领域提升生产力的项目提供资金援助。
积极创新·提高生产力系列 隔空看护,省时省力。通过网络视像会议科技,德教太和观的个案经理每天上网与自己照顾的年长者“见面”,了解他们身体状况。 德教太和观采用网络视像会议科技,让负责照顾独居老人的个案经理隔空“看护”,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增进老人和个案经理的日常交流。独居老人在家需要有人密切留意他们的健康,慈善团体德教太和观采用网络视像会议科技,让个案经理隔空看护年长者。这不仅让个案经理的工作更有效率,也能增进老人和个案经理的日常交流。太和观乐龄及残障服务高级总监帝华利受访时说,机构在2011年推行这项试验计划,在15名体弱老人的住家安装设有网络视像会议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负责这些老人的个案经理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会上网和老人交流,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提醒老人及时服药或到医院复诊,并观察老人的情绪和脸色,看是否需要上门跟进。
省下车程及交通费。帝华利说,太和观的10名个案经理得照顾200多名需要密切留意健康的老人。一般上,他们每月到老人家中探访两次,不过其余日子无法天天上门看望,有了网络视像,个案经理就能天天隔空与老人“见面”。帝华利说,以前个案经理打电话联络不上独居老人时,就会匆匆赶去他们的住家,结果发现是虚惊一场;联络不上是因为手机没电或老人错误操作。如今,个案经理只要打开系统,老人家中的电脑程序就会自动启动,通过视频能看到他们是否安好。老人无需使用滑鼠或键盘,也不用操作电脑。通过网络视像会议科技,德教太和观的个案经理每天上网与自己照顾的年长者“见面”,了解他们身体状况。(林国明摄)帝华利说:“这为工作人员省下车程时间,也帮太和观节省开支,因为工作人员赶去老人住家,搭德士来回要花费二三十元。更重要的是,很多独居老人非常内向,通过每日的视频交流,他们与个案经理能建立更好的关系。”推广这项试点计划时,太和观向活力中心(Centre for Enabled Living)的“可持续加强老龄护理和残疾服务基金”申请到1万5000元资金,用来安装电脑设备,互联网费用则由太和观承担。帝华利说,虽然互联网费用不少,不过每个月节省下来的交通费足以抵消这笔开销,这也能省下个案经理不必要的舟车劳顿。
太和观目前正在研究改善这套系统,希望不久的将来,个案经理能用远程科技,直接帮自己照顾的老人测量血压、体温和血糖。扫描条码记录送饭时间。此外,太和观家务助理(西部)也在500户年长者家门外贴上条码。当工作人员上门送膳食时,只需用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扫描条码,就能记录送饭时间,信息会自动传递到电脑系统。太和观家务助理(西部)行政人员杨时亮说,没有扫描设备前,工作人员得用纸笔记录每日送餐情况,到了审计期间,需要花两三个月整理所有资料;有了扫描设备,所有的资料都自动储存在电脑,工作人员只要花两三个星期就能整理好所有资料,节省很多时间。
调整工作安排解决人手短缺。社会服务领域能通过工作安排上的小调整,取得生产力提升上的大进展。亚洲妇女福利协会(AWWA)去年整合各类服务的治疗师,解决人手短缺问题,并为治疗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亚洲妇女福利协会属下设有家庭、乐龄人士、教育、融合和看护者五个领域的服务。从前每个领域会各自聘请治疗师,治疗师加入后只是在单一领域工作。去年,协会对各领域的治疗师进行整合,推出中央治疗服务(Centralised Therapy Service)。负责这项计划的亚洲妇女福利协会融合服务部门主任卡帝受访时说,治疗师并不容易请,若有资深治疗师辞职,有时得花上一年才能找到合适人选。在中央治疗服务计划下,治疗师接受各领域临床培训,因此协会能灵活调派人手,舒缓个别领域人手短缺问题。
对治疗师而言,这也意味着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治疗师以往只能在一个领域发展,普通治疗师得等资深治疗师的职位空出后才有机会升职;在中央治疗服务计划下,治疗师可以转到其他领域担任更高职务。卡帝说:“社会服务面对人员流动性高的问题,很多治疗师因为看不到发展前景,工作两年后就辞职。中央治疗服务给治疗师更多发挥空间,他们能参加不同领域的工作,也有更多晋升机会,这对治疗师来说更具吸引力。”更多款项供社会服务领域申请。善用科技能减轻工作人员的行政工作,让他们集中精力照顾需要帮助的人。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已推出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和通讯技术蓝图,鼓励业者通过科技提高生产力,加强数据和个案管理能力。去年,政府宣布为“慈善福利团体技能提升基金”(VWO-Charities Capability Fund)增拨款项,让基金增加至1亿元,为社会领域提升生产力的项目提供资金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