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 将为更多社会群体 拟出特定优惠车资计划
车资检讨委员会考虑为更多社会群体拟出特定的优惠车资计划,收入不高的国人今后可能获得成人乘车月票优惠,超过7万8000多名理工学院学生也有望受益。收入不高的国人今后可能获得成人乘车月票优惠,超过7万8000多名理工学院学生也有望受益。同时,低收入者、残疾者,以及身高超过0.9米的幼童也可能享有特定的优惠车资。同时,低收入者、残疾者,以及身高超过0.9米的幼童也可能享有特定的优惠车资。

车资调整机制检讨委员会由政府委任。委员会主席马格纳斯(Richard Magnus)昨天发表博文说,委员会将彻底检讨现有的优惠车资政策和计划,以达成两大目标:第一、制定完善的架构以便能调整各项优惠计划;第二、建议新优惠计划和受益群体供交通部长考虑。马格纳斯指出,检讨优惠车资计划原本不属于委员会的职权范围(terms of reference)。不过,自交通部长吕德耀于上月扩大委员会职权范围后,由13人组成的委员会将更深入地探讨应该如何修改优惠车资框架。他说:“我们希望这些新且改良的优惠车资计划能更有效地且系统化地协助特定乘客群体应付交通开销。”委员会将关注如何协助收入不高的家庭和个人,考虑推出成人乘车月票,为他们的每月交通费设下顶限。马格纳斯指出,一般上公交车资只占他们家庭收入的3%至4%,但实际上这群乘客的公交需求各异,有些人对公交服务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些人每月公交车资甚至高达120元。
探讨如何帮助全国最低20%至40%收入家庭
委员会秘书处答复本报询问时说,委员会以全国最低20%至40%之间的家庭每月收入为准,探讨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委员会说,多数公交乘客属于这个收入水平。统计局最近所公布的家庭开支调查报告显示,这些家庭在2007/2008年的月入为3476元。
委员会也同样关注低收入者的处境。目前,低收入者并无法享有指定的车资优惠,而是通过不同援助方式来抵消交通费用。此外,特定群体如残疾者、工院学生和身高超过0.9米的幼童能否享有优惠也是委员会探讨的事项。目前,工院学生虽然与初级学院学生同龄,但月票却比较昂贵,与大学生支付的价格一样;身高在0.9米以下的幼童乘车免费,但超过0.9米且年龄不到7岁的幼童得支付车资;残疾者无法享有特定的优惠车资。马格纳斯说,这些都是初步考量,接下来几个月将继续寻求公众的反馈。有关优惠车资的建议将收录在车资检讨报告,报告将在5月底前出炉。专门研究交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李德纮受访时说,扩大优惠车资计划是迟来的佳音。
他说:“顾名思义,公共交通就是服务社会广大群众的系统,公交系统好或不好,车资高或不高,都是社会问题。新加坡在改善公交系统的同时,要让更多乘客受惠,能帮助消除这些需要公交服务的国人的心理负担。”
新加坡工院学生吴俊德(19岁)对委员会的建议大表赞同。他受访时说:“我们付的车资比初院学生的车资高很多,很不公平。”蔡仪玲(33岁,教师)每天陪六岁、身高1.06米的儿子乘巴士上幼儿园,她期待儿子能享有更多的车资优惠。她说:“现在的小孩子越长越高,让这些孩子享有更多优惠是理所当然的。”以轮椅代步的莱佛士书院(高中部)二年级学生卢家玮则认为委员会探讨让残疾者享有更多优惠是好的开始,不过如果要鼓励更多残疾者使用公共交通,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公交设施。她说:“地铁站月台和地铁之间的缝隙有时不方便轮椅进出,而且如果巴士或地铁里拥挤的话,我乘坐轮椅上车会很不自在。这些都是我们乘车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