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契连乔治不被聘遭质疑

  针对英国教授透过网络作出的指责,南大发言人指出,永久聘约的审核过程纯粹是一项由内部与外部同行展开的学术活动。申请者须符合两项同等重要的标准。而契连•乔治本人则不愿对事件置评。

  传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契连•乔治再度不获南大永久聘约,超过700名学生与学术界同僚已签署一份网上请愿书,呼吁南大公开做此决定的原因,并希望南大能肯定契连•乔治的教学资格。

  英国卡迪夫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瓦尔•约恩森(Karin Wahl-Jorgensen)星期六在推特上透露这个消息,指南大是以“教学与研究素质”为考量,决定不给予契连•乔治(Cherian George)永久聘约(tenure)。瓦尔•约恩森自称自己参与审核过程,认为也是政论作者的契连•乔治实因“曾发表政治意见”而不获南大永久聘约。

  契连•乔治在2000年出版“Singapore:The Air-Conditioned Nation”(《新加坡:空调国度》)一书,也经常在互联网上针对政治与媒体政策发表尖锐评论。瓦尔•约恩森的推文经转载后,引发民众对于南大学术自由的质疑。

  瓦尔•约恩森的一则推特帖子认为,南大这次的决定将影响别人如何看待新加坡与南大对于学术自由的重视,并破坏新加坡的国际形象。
南大没证实聘约事件

  南大昨天受询时没有证实契连•乔治的永久聘约申请是否不被批准,表示聘约事宜是保密的,不便对事件置评。

  发言人说:“永久聘约的审核过程纯粹是一项由内部与外部同行展开的学术活动。申请者须符合两项同等重要的标准,即学术研究方面应取得优异成绩,教学水平也得达标准。另外,申请者在大学、专业与社区各个领域的贡献也会纳入考量。”

  发言人强调,审核过程是严格的,所有申请永久聘约的教授都得经过这个过程。发言人透露,过去六年有超过1000名教授经过审核过程,其中55%获永久聘约。

  契连•乔治目前在南大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新闻学任教,2009年升副教授一职时已一度不获大学的永久聘约。他这次永久聘约的申请被拒绝的消息传开后,学生与同僚都感到惊讶,新闻学四年级生杰帕加斯(25岁)决定在网上发起请愿书。

  他受访时说:“我相信契连•乔治是新加坡最好的新闻学教育者之一,因此发起请愿书希望他的学生与前学生能给予他的教学资格认可。”

  杰帕加斯在请愿书中列出瓦尔•约恩森的评语,以此要求南大清楚解释契连•乔治为何不获永久聘约。请愿书中说:“瓦尔•约恩森的指责很严重,意指南大以公开的方式约束学术自由,实行政治歧视政策。她的指责将影响南大与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国际地位,也会影响大学文凭的价值。”

  杰帕加斯明天将亲自把请愿书提交给南大校长安博迪教授(Bertil Andersson)与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院长德腾宝(Detenber)副教授等人。本报昨天也联系上契连•乔治,但他表示不愿针对这起事件置评。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