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新课程程度低 家长担心孩子小学跟不上
有家长认为新加坡幼稚园新课程框架的学习目标程度定得过低,反而会导致孩子升上小学后跟不上进度,造成学习压力。2月20日教育部宣布最新的幼稚园课程框架,新框架在现有的学前教育指导原则上,进一步说明幼稚园课程的学习目标,阐述幼儿在上小学前所须掌握的各项技能,当中包括能够辨别不同形状和线条、会写自己的名字、能辨别英文字母中的大写和小写等。
家长褒贬不一
黄德智(42岁,工程师)育有六岁女儿和三岁儿子。他认为,新课程框架所列举的部分教学目标过于简单,对学前教育的小孩子过渡到小学时期反而不利。他举例说,女儿之前在蒙台梭利(Montessori)学前教育中心学习,还额外上英语和华语增益课程,上小学前已经掌握英语拼读法(phonics),现在能轻松应付小一课业。他说:“学前教育很重要,教育部能够明确目标是好事。不过我觉得应该尽可能让孩子在学前学东西,上小学时才不会这么吃力。”不过对唐明熙(34岁,生意人)而言,孩子在上小学前建立自信和社交技能更为重要,学术知识的掌握则是其次,可让孩子依照自己的步伐学习,他因此认同新框架也强调这类软技能的培养。唐明熙与妻子育有一对五岁孪生儿子。
多数业者支持
家长对新框架的看法不一,不过大部分业者都对改良后的框架表示支持。静山实里达第435座组屋的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PCF)校长黄月凤(36岁)说,改良后的教学课程框架对个别指导原则有深入解释,提供了更多教学成果例子让教师参照。她坦言,与中心现有的课程目标相比,新幼稚园课程框架下的某些学习目标确实较低,但她不会因此减少教学内容。她说:“新框架只是一个参照,如果我们教得更多,至少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能吸收更多,那自然更好。”
荣升堂幼儿园教师王世平(25岁)则认为有了新的框架,教师能更好地向家长“交代”。她说:“现在的教育环境竞争很大,家长经常问我们孩子到底学了什么,而我们的幼儿园又以玩乐学习为主,有时不是这么容易解释。新框架列明所有的教学目标,跟家长解释起来更容易。”
新加坡学前教育六大学习范围
及个别的目标
美学与创意表达
通过美术、音乐和动作表达想
法和感受
通过实验和想象力创作美术、
音乐和动作
探索世界
对世界感到好奇
通过简单的探索了解事物发生
的原理
语文与识字
愿意与别人交谈
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并享受其
过程
运动技能发展
参与并享受各种体育活动
在运动中展现控制、协调和平
衡的能力
计算
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字
能分辨基本的形状
社交与情绪发展
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尊重不同的人事物
早报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