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工部:修改就业准证框架未歧视印籍人士 新加坡没违反与印度所签协定
新印在2005年签订的“全面经济合作协定”(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简称CECA)是一份双边自贸协定,涵盖范围除了贸易,也包括投资、服务和教育。根据CECA,双方承诺让各自的专业人士到对方国家工作,其中注明该人士须符合接收国的移民与入境要求。新加坡加强对外籍员工就业准证的管制引起印度政府不满。有印度媒体报道,由于新条例没有给予印籍员工“优惠待遇”,违反了两国签署的“全面经济合作协定”,它可能就此事寻求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介入。新加坡贸工部在受询时对此表示,就业准证框架的修改并不针对任何来源国的员工,因此没有违反有关双边协定下的义务。
贸工部发言人说:“最近的就业准证框架修改对所有外籍人士造成相同影响,符合新加坡对CECA的义务,印籍人士或服务供应商没有因此受到歧视。因此,有关新加坡违反CECA的指责与事实不符。”新加坡联合早报联络印度驻新加坡最高专员公署,对方在截稿前没有回应。据印度《商业标准报》(Business Standard)网站上的报道,就业准证条例的修改违反了CECA精神,也将影响到在本地担任中级经理、执行员和技工的印度籍员工。
英文版《商业标准报》发行量约14万4000份,主要读者来自政商界。报道引述参与CECA检讨协商的不具名印度官员说,新印双方两年前开始检讨CECA,由于无法在几方面达成共识,检讨工作停滞不前。报道也说,新加坡调高就业准证申请门槛和鼓励企业采用科技,以减低人力需求的做法在新印之间制造更大分歧。贸工部发言人表示,第二轮的协议检讨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加坡已向印方阐明新加坡对外籍员工管制的立场。过去两年,人力部除了收紧各级别的外籍员工配额、减少企业聘请的外籍员工人数,也调高聘请他们时所需缴付的人头税。政府也提供拨款与津贴,助企业改善作业流程,减少对人力的依赖。就业准证属中高白领级别,基本申请条件对月入的要求已从2800元提高至3000元,申请者须担任经理、执行员或特别技能工作。截至去年12月,包括女佣在内的本地外籍员工人数达126万8300人左右。人力部预估数据显示,持就业准证人数达17万3800人,是过去六年来首次减少。贸工部发言人说:“最近的就业准证框架修改对所有外籍人士造成相同影响,印籍人士或服务供应商没有因此受到歧视。因此,有关新加坡违反‘全面经济合作协定’的指责与事实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