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潮带动包裹量 新邮政拟设24小时取货站
在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新加坡邮政处理的小型包裹量七年来猛增70%,但地址错误、邮费不足或包装不规范的包裹也相应增加。随着在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新邮政2007至2008的财政年每月平均处理230万个两公斤以下包裹,而单在这个财政年的首八个月,这个数字已达390万,其中75%是新加坡本地包裹。为了避免包裹延误,新邮政将从下个月起推出智能包裹站(smart parcel station)试验计划。每天24小时服务的包裹站专为Speedpost快递服务而设,收件人若无法在家接收包裹,可随时到包裹站领取。新邮政将在迟些时候公布领取站的地点和细节。新邮政的数据显示,公司在2007至2008的财政年每月平均处理230万个两公斤以下的包裹,而单在这个财政年的首八个月,这个数字已达390万个,其中75%是本地包裹。

智能包裹站是新邮政下来提升服务的举措之一。
它也将在近期内推出功能多样的手机应用程序,帮助顾客计算邮费、查找邮政号码、挂号邮件和包裹的下落。此外,新邮政也将向1700多家本地购物网站发出电子邮件和传单,讲解新邮政的各项服务、价格、包装方法和派送所需的时间等,让业者更了解邮政服务,从而选择合适的服务项目,方便它做好送货安排。
越来越多人写错地址
新邮政国内邮件主管陈镇波受询时表示,国内包裹大部分是购物网站寄出的货品,一般上三到五天内就可送到收件人手中,但近来写错地址或包装不规范的包裹越来越多,自动分类机无法识别,需要人工分类或查找地址,因此耽误派送包裹的工作。陈镇波还强调,支付正确的邮费才能确保包裹准时送到收件人手中。每天有0.6%本地包裹邮费不足,邮政人员必须花时间查找和通知寄件人支付差额,否则邮差就得上门向收件人索取,费时费力。林颖盈(20岁,学生)去年在网上买衣服,等了几天不但收不到货反而接到新邮政发来的“邮费不足”通知。她受访时说:“我必须缴付本该是商家承担的2元邮费,才能领取包裹,所以我拒绝付钱。最后商家付足邮费我才拿到货,这样一拖就多耗了两三天。”

购物网站最讲究的是准时交货,为确保邮费足够,一些商家会把大批包装好的货品送到邮政局,按个别包裹的重量买邮票。Betty Fish网站负责人余莎莎说:“我会到邮政局柜台秤包裹买邮票,2公斤以下的包裹邮费大约2元,邮费不足的情况从没发生。”另一个商家Merzost的老板黄维玲做网购生意四年,大多时候她会把包裹送到邮政局秤,但偶尔会凭经验为包裹贴上邮票。她说:“一件雪纺上衣的邮费大约一元,顾客大多不愿意花太多钱在邮费上,所以我选用新邮政的普通邮寄服务,邮费不贵而且服务挺可靠。”
也有商家为确保包裹顺利送到顾客手上,而选用上门递送服务,但送货过程未必顺利。Cloutshoppe发言人钟佩蓁表示,一些顾客提供的地址错误或不完整,有些顾客不在家接收包裹,导致货品无法送达。公司会联络顾客,重新安排送货时间。支付正确的邮费才能确保包裹准时送到收件人手中。每天有0.6%本地包裹邮费不足,邮政人员必须花时间查找和通知寄件人支付差额,否则邮差就得上门向收件人索取,费时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