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越来越多国人注重的不仅仅是穿着打扮,为牙齿美白也成了另一种趋势。
越来越多人美白牙齿
新加坡牙科协会副会长蔡传喜告诉当地媒介,或许是新加坡人越来越富裕,也越来越注重容貌的缘故,近年来有更多人进行牙齿美白。每年的人数增长幅度,年比几乎增加了一至两成。每个星期约有八至十名公众会上门要求进行牙齿美白服务。只有牙齿不会敏感、没有蛀牙、没有牙周病,以及没有补牙的人适合进行牙齿美白。卫生部发言人吁请公众在考虑进行牙齿美白前,应先咨询各自的牙医。

只有牙齿不会敏感、没有蛀牙、没有牙周病,以及没有补牙的人适合进行牙齿美白。卫生部发言人吁请公众在考虑进行牙齿美白前,应先咨询各自的牙医。
全民牙科集团的营运总裁洪怡平医生也观察到,近年来寻求牙齿美白服务的公众有增多的现象。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来美白牙齿的人数徘徊在500人至700人之间,其中2011年人数最多,达678人。有公众在上个月中,向新加坡牙科协会反映,他在非牙科诊所接受牙齿美白后,牙龈出现些许灼伤,不过经牙科协会的牙医医治后,现已无大碍。卫生部回复本报询问时说,卫生部与新加坡牙医理事会至今未收到任何有关公众在非牙医诊所,接受牙齿美白程序而受伤的个案。不过,发言人强调:“我们会继续密切观察及检讨目前的情况,并鼓励公众与牙医若碰见类似情况时直接向他们投诉,以方便他们展开调查。
发言人也吁请公众在考虑美白牙齿前,应先咨询各自的牙医。卫生部联同新加坡牙医理事会也会与牙医密切合作,教导公众美白或漂白牙齿的作用与风险。卫生科学局受询时也指出,他们没有收到任何因使用美白牙齿产品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案例。
不是每个人适合美白牙齿
非牙科服务中心如Fabulous group,偶尔会在团购网站上推出美白牙齿服务,购买人数达上百人。这使新加坡牙科协会副会长蔡传喜感到担忧。他强调,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美白牙齿,只有那些牙齿不会敏感、没有蛀牙、没有牙周病,以及没有补牙的人可以进行牙齿美白。他说,有些公众的牙齿发黄,可能是因为抽烟所致,这种情况只需要洗牙就行了;有些人有补牙,所以发黄的部分可能是补牙的材料,换了材料就白了;还有些人其实是因为牙齿遭到撞击,牙根坏死,这种情况应该接受根管治疗而不是美白牙齿。因此,蔡传喜建议公众在前往牙科诊所与非牙科诊所进行牙齿美白前,都应先让专业牙医检查牙齿,确保牙床牙齿都健康后,再接受牙齿美白程序。他说:“不当的牙齿美白,老实说也不会对顾客带来多大的伤害,较严重的情况顶多导致牙龈遭受化学灼伤、疼痛或是牙齿变得敏感,而且这些都是暂时性的,不会成为永久性的问题。不过,虽然没有多大的危险性,但我还是希望消费者先检查再美白牙齿,不要浪费时间与金钱。”
一名在Fabulous group工作,也曾为顾客美白牙齿的工作人员Margo(28岁)告诉当地媒介,虽然他们这些为顾客提供牙齿美白服务的工作人员不是牙科专业毕业,但在投入工作前,都必须前往英国接受一年的全职培训,因此对牙齿的结构、健康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当顾客上门要求进行牙齿美白时,他们也不会“来者不拒”,若发现顾客可能有牙龈问题,或敏感性牙齿时,会建议他们先去让牙医检查。
美白牙齿产品 效果可能不理想
新加坡国立牙科中心口腔修复科高级专科医生沈宝珠受访时则提醒,公众若在网上或药房购买自行美白牙齿的产品,也应注意使用这些产品可能会产生的不理想效果。她说:“柜台售卖的牙齿美白产品中,有一些有不同含量漂白凝胶,这些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有些浓度可能不足以淡化牙齿上的污渍,因此效果不明显。有些产品的化学成分又可能造成牙齿灼伤或敏感,因此,寻求专业牙医服务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