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出租车称之为德士,而在中国则称之为的士。新加坡今年起实施的新德士服务供给标准取得良好的初期成效,乘客在中央商业区等候德士的时间缩短,显示市区内的德士供给问题已获得初步缓解。
全国德士师傅协会顾问洪鼎基说,协会在新德士服务供给标准(Taxi Availability Standards)从上月实施以来的一个半月内,收到多名德士司机反馈,表示他们观察到在市区川行的德士数量增加,而乘客也向司机反映等候时间已改善。
洪鼎基是于前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在樟宜机场集团机场运作高级副总裁杨佳泰的陪同下,首次率领协会众执委会成员到樟宜机场的三座搭客大厦,向在那里等候载客的德士司机拜年时,向媒体透露新德士服务供给标准取得的进展。
他说:“整体而言,随着新德士服务供给标准的实施以及商业区限制条例的放宽,我们有信心更多乘客将能在更短时间内在市区里截到德士。”
洪鼎基也是政府国会交通委员会委员和宏茂桥集选区议员。
在陆路交通管理局推行的新德士服务供给标准下,每家德士公司须确保早晚繁忙时段及午夜有至少六七成的车队在公路上行驶载客,同时有至少七成的德士每日行驶至少250公里,以确保公路上有足够德士应付需求。
陆交局将分三年逐年收紧标准,并根据德士公司的表现,评估它们是否得以扩充车队。
另外,中央商业区的德士站限制条例也进一步放宽,只有在巴士道运作时间内及某些指定道路得继续遵守条例外,德士可在市区内的大部分道路让乘客上下车。
根据陆交局的最新数据,以凯联大厦(International Plaza)为例,上月的晚上6时至7时繁忙时段,乘客等候德士时间平均为10分钟,较去年12月的12分钟少。
商场应提供等候乘客数量信息
尽管如此,洪鼎基呼吁当局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合作,为德士司机提供更多资源和奖励,以加快缓解德士供给问题。
他提议,当局可同市区内的购物商场合作,改良现有的停车导引系统(Parking Guidance System),为德士司机提供等候的乘客数量信息,效法樟宜机场在机场林荫道设置的显示屏,避免德士司机空车在路上行驶。樟宜机场也在去年12月推出“Cabs@Changi”手机应用程序,让司机掌握即时的德士排队等候时间。
此外,德士业者可考虑降低德士租金,奖励那些帮助公司达标的司机。
虽然新标准为乘客带来更大便利,但它同时令一些司机感到吃力。德士师傅协会秘书长王贤德指出,许多跑单班的年长司机在代班司机短缺的情况下,得延长工作时间二至四小时以达到250公里的要求标准,进而影响他们的健康。
德士师傅协会因此呼吁德士公司,规定初入行的司机先担任代班司机一到两年,再允许他们向公司租车。
洪鼎基说:“这能帮助他们累积驾驶经验,同时减轻缴付车租压力,并顺势缓解德士供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