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中提出从到2020年每年经济增长为3%到5%,但他说,其实3%到4%是比较贴切的估计。这跟独立以来每年平均8%的增长和2000年到2010年的5.6%相比要放慢许多,到了2030年,还会继续放缓到2%到3%。
为创造好工作,新加坡得维持活力与竞争力?易华仁指出,虽然新加坡人也能走出国门,到海外寻求发展机会,但还是需要本土经济,“如果母舰都不威猛,而卫星舰却越来越强大,母舰有可能被掏空”。 人口白皮书勾勒的发展速度跟过去相比已放缓很多,但新加坡还是得维持一定的活力和竞争力,因此要继续放眼世界,才能为国人创造好工作。在解释为什么新加坡需要继续开放经济时,总理公署部长兼内政部及贸工部第二部长易华仁说:“没有这份活力,我们就不能吸引能为教育程度较高新加坡人创造工作机会的企业。”他也说,虽然新加坡人也能走出国门,到海外寻求发展机会,但还是需要本土经济,“如果母舰都不威猛,而卫星舰却越来越强大,母舰有可能被掏空”。他明确表示,政府并不是一门心思拼增长,也不是视经济增长为理所当然,而是要创造高素质的增长,为新加坡人提供最佳机会。这相当于从上海的蓬勃景象,转到美国的发展步伐。”他借此反驳刘程强指政府的规划等同于“以同样的速度往前开”,他说政府其实已经放慢速度,“我们已经放慢了,这样才能顺利着陆,而工人党是要我们紧急刹车,把经济搞得乱成一团。”

易华仁在演讲中花了不少篇幅阐述政府将如何利用亚洲的发展优势吸引跨国公司,让新加坡在贸易、物流、资讯科技、媒体、金融服务和旅游业等分得一杯羹。他举例说,单从经济发展局去年吸引来的公司中就能看出就业机会的多样化,这包括消费产品制造商联合利华(Unilever)、广告公司李奥贝纳(Leo Burnett)和香料及调味料制造公司奇华顿(Givaudan)。易华仁说:“我们必须保持开放,并和全球经济紧密联系,以让贸易和人才自由流动,否则就会被抛在后面。总之,新加坡不能只是内望。”
全国雇联:若不引进更多外来劳动力 新加坡将失去经济动力活力
继多家本地和外国商会对人口白皮书的收紧外劳政策表示担忧后,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SNEF)昨天也针对人口白皮书发表文告,指出政府如果不引进更多外来劳动力,将导致新加坡失去它的经济动力和活力。联合会指出,它支持人口白皮书提出的以生产力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策略,认为这能维持本地企业的竞争力,并协助提高本地员工工资,以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期望。它解释,人口白皮书预估到了2020年,如果新加坡能实现2%至3%的生产力增长,新加坡每年将可取得3%至5%的经济增长。从2020至2030年,随着新加坡逐渐成为成熟经济体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它的整体生产力和劳动力增长也将趋缓,预估经济增长放慢到2%至3%,生产力增长1%至2%。“换言之,我们预计2010年至2030年的生产力增长的贡献将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三分之二,比过去十年的三分之一的贡献高出一些。”尽管本地公司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提高生产力,但联合会也提醒,劳动力增长仍然有必要,因为劳动力增长能让企业扩展,使员工有更多和更好的就业机会。它指出,每年加入劳动队伍的新加坡人仅三万人,如果新加坡缺乏更多外籍员工来支持经济增长,经济将失去来自新兴企业、新投资项目和新领域的动力和活力。联合会补充说:“事实上,这些外籍员工在经济衰退时期,将能为新加坡劳动队伍提供所需要的缓冲。1%至2%的劳动力增长,也可能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高达50%。所以,我们关注任何收紧外籍员工政策。”
直接影响国人就业机会
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和萎缩,联合会建议公司营造更亲年长者和家庭的工作环境,以鼓励更多年长者和妇女加入劳动队伍,舒缓劳动人口缩减的问题。
对于白皮书建议从现在到2020年,进一步放缓劳动力增长至0.6%,联合会认为这意味着外来劳动力是零增长,对企业、新投资项目和就新工作岗位将产生严重后果。它说:“这项提案意味着我们将缺乏更多外籍建筑工人来建立新的基础设施,也缺乏熟练技能的外来人才在这里进行新投资项目,从而刺激新发展领域,为国人创造新的和更好的就业机会。此外,拟议的削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使得新加坡每年增加的工作岗位减至两万个,远低于每年加入劳动队伍的三万人。这将直接影响新加坡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