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青光眼病人会忘记每天滴眼药水来控制病情,若情况严重,可能导致失明。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就研发输送治疗青光眼药物的新方式,让医生每三个月为病人注射药物,克服病人忘记服药问题。为解决病人忘记滴药水问题,南大研发青光眼药物输送法。南大眼部治疗研究中心(Ocular Therapeutic Engineering Centre)1月29日正式开幕,以上是中心目前进行的研究项目之一。部治疗研究中心位于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有约十名全职研究人员。中心设立前,该学院已跟新加坡眼科所合作进行不少研究项目。研究中心目前进行的研究项目主要针对本地人口普遍眼疾的药物输送方式和医疗仪器。中心主任苏卜教授(Subbu Venkatraman)指出,中心的长处在于处理材料和设计医疗仪器。他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调查显示;九成病人没定时用药
一般青光眼病人要每天滴眼药水来避免眼压过高,损坏到视神经。眼部治疗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黄斯伶副教授指出,全国眼科中心曾进行的一项研究就显示,有超过九成的青光眼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的两年内并没有听从医生的指示,定时使用眼药水。黄斯伶也是全国眼科中心眼科高级顾问医生,以及新加坡眼科研究所眼科药物输送研究组组长。

南大新成立的眼部治疗研究中心,由材料科学专家苏卜教授和眼科高级顾问医生黄斯伶副教授联合领导。
方法操作
眼部治疗研究中心研发的新输送方式,是把含有药物的纳米大小胶囊,注射到眼结膜。胶囊会在未来几个星期慢慢释放药物。中心之前进行的研究显示,一次的注射相等于三个月的滴眼药水疗效。中心已进行了动物试验,并获得卫生科学局批准,在人体试验。黄斯伶说,他们将通过全国眼科中心和眼科研究所进行人体试验。她相信,新的药物输送方式不会取代现有的滴眼药水方式,而是给予青光眼病人另一个可配合他们生活方式的用药选择。主持开幕仪式的南大教务长梅彦昌教授受访时也预计,医学院会带动更多研究中心的设立,南大就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中心集合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专业与医院结合
随着南大李光前医学院在2013年下半年开课,苏卜说,他们期待跟新医学院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