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化之大宝森节做什么?
大宝森节当天,在登路的丹达乌他帕尼印度庙,看到第一次完成了还愿游行的曾冠雄(28岁,清洁业营业经理)卸下了“卡瓦迪”(kavadi,赎罪架)的他,只有额头上的一抹浅色朱红,才“泄露”了他是印度教信徒的身份。

华族印度教徒大宝森节还愿。他有“众教皆一样”的感悟。他说,家族设立的庙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既供奉道教的王母娘娘,也供奉印度教的阿妈佛祖;而他每周既祭拜印度神明,也膜拜观音娘娘,偶尔也跟朋友一起去教堂,也崇敬回教教义。在一众印族同胞当中,黄皮肤的他,显得格外突出,他显然也已习惯了人们对他宗教信仰的好奇。他笑说,打从出世,就已经是印度教信徒,事缘父亲几十年前向印度神明许愿得到应验,从此笃信印度教,而全家也就跟着信。 “其实每个宗教都一样,都是劝人行善,这才是最重要的。”他说,打从19岁开始,就和很多其他印度教男信徒一样,在印度教大节日里,浑身扎满钢针和钢线,抬着插满孔雀羽毛的“卡瓦迪”赤脚步行,只不过,那是在自家庙宇进行,游行规模较小。他抬过最重的“卡瓦迪”有八九十公斤。问他向神明许了什么愿,愿意忍受皮肉之苦去还愿,他说:“其实,每年都一样,就是祈求一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