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 越来越健全的新加坡社会福利

保健基金设立于1993年,近年每年拨出600万元给约5000个有需要的小病人,卫生部决定每年额外拨款200万元,将总数提高到800万元,所需额外资金来自本财政年度政府为基金注入6亿元的利息收益。
此外,与到医院看病的津贴架构不同,保健基金并没有设定明确的收入层级。卫生部也有照顾年长人士的银发族保健基金(Medifund Silver),2010年财政年,每名住院病人平均获1321元的保健基金和银发族保健基金的资助,比2009财政年高出28.4%。
 
卫生部将从3月1日起,专为18岁以下小病人设立一个保健基金,每年分配800万元给医疗机构灵活处理,以帮助有需要的家庭进一步减轻孩子医药费负担。卫生部长颜金勇说,有了少儿保健基金(Medifund Junior),各公共医疗机构或获批准的中长期机构基金委员会,评估个案时有更大伸缩性,预料中低收入家庭都能受惠。他说,有了这个少儿保健基金(Medifund Junior),各公共医疗机构或获批准的中长期机构基金委员会,在评估个案时能有更大伸缩性,预料中低收入家庭都能受惠。

保健基金

卫生部是继政府1月21日天推出结婚生育配套后,进一步宣布减轻国人养儿负担,尤其是收入不高的家庭。在这次的配套中,3月1日及之后出生的婴儿,如有先天及新生儿疾病,将获保政府的健保双全(Medishield),从去年8月26日起出生的婴儿也能获得3000元保健储蓄(Medisave)补助。颜金勇说:“那些在3月1日之前,诊断出患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如果得接受较昂贵的治疗而又不能受保,少儿保健基金就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竹脚妇幼医院医疗社工代主任张宝华说,有了这笔专项拨款后,一些本来没有资格申请的家庭今后也能获得资助。“资助数额要看医药费和家庭情况,收入只是个指导性指标。我们一定会帮助所有患病的孩子。”她透露,有一次医院曾为一个动骨髓移植的孩子拨出35万元的保健基金。
 
颜金勇昨早到竹脚妇幼医院参观正在扩充的新生婴儿加护病房,该病房全国最大,病床数量将在五年内从24张逐步增至40张,以照顾日益增加的早产婴和其他疾病婴儿。他说,有了少儿保健基金并不会剥夺成年病人申请保健基金的机会。
 
早产儿比率增至13.5
新生儿科主任拉惹杜莱(Victor Samuel Rajadurai)副教授说,随着越来越多妇女迟婚迟生及通过助孕术怀孕,过去20年来该医院早产婴儿比率从总数的10%增加到13.5%。加上其他医院也转介较复杂病例,有时候新生婴儿加护病房住院率爆满,需要把婴儿转移到儿童加护病房,人手也非常紧张。
该部门照顾的病例每年大约有400到450人次,年增幅达5%到10%。新生婴儿加护病房当中大约六成为早产儿,其他的通常有心肺发育不足等疾病。大部分的早产儿都能尽早出院,但如果情况复杂,可能得住院一到六个月,医药费可能高达6万元,如果需要动手术或进一步治疗,医药费还可能超过10万元。每年在竹脚医院出生的宝宝中,3%至4%有先天性疾病如心、肠、神经等发育异常,或有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
 
典型案列:少儿保健基金给了林家希望
10岁的林小弟弟外表看起来很健康,但是被一种原因不明的儿童关节炎折腾了一年多。起初,他总是申诉全身酸痛,父母还以为只是小孩子过动疲累。有一晚他痛得大哭,父母这才发觉不对劲,带他去看医生。林小弟弟原本靠吃药治疗关节积水发炎的问题,但吃药后想呕吐,这几个月,他改成注射另一种药物,为省下注射费,他的母亲还自学打针。林小弟弟的父亲林守道(42岁,技工)说,儿子每个月的注射费约950元,这笔费用对只有一份收入的林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所幸,院方给予他们75%津贴,再加上药物费和验血费等,每个月只须支付300多元。为帮助林家这样有需要的家庭减轻医药费,卫生部将专为18岁以下小病人设立少儿保健基金(Medifund Junior),这是政府前天推出20亿元结婚生育配套的相关措施。林太太(35岁,家庭主妇)说,儿子的这个病无法根治是他们心中的一块大石。“我们很感激院方的帮助,但儿子的情况恐怕无法根治,现在听说保健基金数额增加了,我们就有希望了。”

少儿保健基金给了林家希望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