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学院国外学生交换大学增加

  在念理工学院前,庞巧怡从没想过有机会到国外大学当交换生。不过,这名南洋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学生在前年就实现了梦想,到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大学学习和生活四个月。

 
  庞巧怡(19岁)是南洋工院三年级生,修读体育与保健管理专业文凭课程。回想起这段留学经验,她说:“美国的体育、保健市场很蓬勃,我原本的目标就是想在新加坡完成学业后,尝试进入美国大学深造,没想到在工院读书时就能这么做,感觉好像提早圆梦。”
 
  对南洋工院的学生而言,庞巧怡的经历并不特殊,每两名学生就有一人在毕业前曾出国参与浸濡、实习或交换计划。南洋工院工商管理系自2000年便积极与海外大学建立联系,拓展交换计划。至今,学生可选择的交换大学多达27所,遍布欧美和亚洲13个国家和地区。单在去年,工商管理系就有200名学生参与海外大学交换计划,在异乡生活四五个月。
 
  除了南洋工院,其他工院也有类似的海外大学交换计划,显示工院的教育素质日益受到国际认可。
 
  淡马锡工院受询时指出,该校目前同40所外国大学合作,每年有60多名学生到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做交换生。
 
  新加坡工院则有学生到过美国顶尖学府的哈佛、斯坦福和耶鲁等大学参加研究实习计划。
  南洋工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李通义受访时说,工院起初要同外国大学建立伙伴关系并不容易。除了少数欧洲学府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经济腾飞时,曾应政府部门之邀,参与过一些发展项目,而对新加坡教育制度有所了解之外,许多大学并不清楚我国的教育,也不知道本地工院的素质。
 
  为此,工商管理系要与这些学府达成合作协议,要经过一两年的“追求期”。
 
  李通义说:“首先,当然是要‘追求’成功,然后我们要评估长期合作的潜质。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要维持彼此互惠互利的关系,也要向伙伴兑现我们的承诺。另外,我们的合作对象是大学,所以我们遴选学生的过程非常严谨,要确保学生的课业水平能够达标。”
 
  他强调,工商管理系是以“择优”的心态寻访大学伙伴,所以在提出合作要求前会事先了解大学的历史背景、管理文化、教学素质和学术成绩等。其实,工商管理系也曾被一些海外学府“追求”,但管理层觉得这些学府并不是合适的伙伴对象,所以拒绝了邀请。
 
  随着工商管理系与更多海外大学交换学生,南洋工院的学生也越来越国际化,每年有近百名外国大学生在工院学习。
 
  荷兰泽兰应用科学大学(HZ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学生塔达斯(21岁)来自立陶宛。
 
  他从小喜欢地理,对新加坡这个处于赤道、人口超过500万的弹丸小国充满好奇。当他知道有机会到南洋工院当交换生时,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他说:“在新加坡修读的课程内容和大学里的大同小异,但是通过和这里的讲师及同学的交流,我更了解亚洲人对事物的观点。这对我往后的工作会很有帮助。”
 
  韩国汉南大学的洪昇我(21岁)则觉得,来新加坡当交换生最大收获就是可以提升英语能力。
 
  李通义说,学生交换计划不只惠及那些有机会出国的学生,外国留学生到这里留学,本地学生在与他们互动中,也能对其他文化和国家有进一步的认识。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