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我们认为这是人生中最自然不过的一些情绪。不过,对于小朋友来说,如何辨认和表达这些情绪,是需要学习的。
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心理学课程的师生跟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合作,研发了一项iPad应用程序,以培养学前孩童的社交和情绪技能。
这个附有中英文版本的应用程序有几项功能,包括在孩子点击不同情绪名词如开心、吃惊、难过、生气和害怕时,荧光屏上的卡通人物就会显示出相应的表情,孩子还能画出不同的人物表情。应用程序也包括摄像功能,孩子可拍下自己的表情来跟卡通人物的表情作比较。
在旧金山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牵线下,三名淡马锡工院师生上个月到中国成都展开试验计划。他们把成都一所学前中心的80名三、四岁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接触应用程序和情绪学习的课程五天,每天半小时至45分钟,另一组则照常上课。结果显示,参与课程的学生比较能辨认表情,教师也喜欢这项应用程序,认为这是社交情绪的好教材。
带领学生到成都进行试验的讲师黎伊倩指出,有时候孩子对某些情绪如生气,会感到陌生和害怕;最好的做法是在孩子出现这些情绪前就教导他们如何辨认和应付情绪,事发时就能比较好地控制。通过这项应用程序,孩子可学习如何辨认、称呼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小型家庭影响孩子社交和情绪发展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国面对小型家庭的挑战。淡马锡工院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洪德华指出,有研究显示,小型家庭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和情绪发展,因为他们缺少交流的机会,所以在社交情绪方面可能需
要一些帮助。
黎伊倩说,情绪知识和了解情绪是重要的,这会影响孩子是否能应付社交场合,也是社交关系的基础。长远来说,孩子是否能应付成长的岁月、社交场合,交朋友和控制情绪等都会受到影响。
这个应用程序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黎伊倩举例,教师可说一个故事,指出故事主角生气了,问学生主角为什么会生气,然后请学生一起做出生气的表情,或通过应用程序画出来。
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改善这项应用程序,希望未来能推出市场。参加这项研究的两名学生林希彤和黄淑月(19岁)目前也在进行相关毕业专题作业,研究本地家长对学前孩童的期望对孩童学术和情绪发展的影响。
黄淑月说,到成都进行研究,让她看到课本知识能如何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他们所做的研究是有影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