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付新加坡在交通、水源与食物安全等方面人才短缺的问题,新加坡理工学院与IBM和SMRT企业合作推出工程系统专业文凭新课程。新加坡工院和企业合作 ,新设工程系统专业文凭 。新加坡工院2013年1月6日同IBM和SMRT签署合作协议,新课程今年将收40名学生,SMRT与新加坡理工院将为学生提供奖学金。 修读工程系统学生将在特设的工程设计工作室上课,以五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学生在第三学年选择专攻城市交通或智能系统课程。
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专业呢?培养学生应对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这项课程除了教导学生关于工程系统的知识,同时也加入了IBM的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简称SSME)计划,帮助学生掌握能力应对不同领域的问题。 IBM董事经理洪月霞说,新加坡的经济与全球经济一样,正从制造业为基础转变成以服务业为基础,因此需要培养拥有高素质,与能应对各类挑战的人才。 SMRT执行副总裁邱宪祥在签署仪式上发言说,新加坡地铁系统预期在2020年会加倍,所以需要增加技术人员以应付未来的需要。

提升解决网络威胁能力
另一方面,新加坡工院与企业伙伴设立网络作战演习中心,为学生提供实境学习的机会,提升学生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能力。网络作战演习中心前天开幕,修读信息安全管理文凭课程的学生可以到中心接受训练,进一步了解前沿的网络袭击行动(cyber-attack)技巧,以及克服这些问题的防范措施和鉴定分析手法等。与新加坡工院共同开发这个项目的企业是e-Cop网络保安公司、新科电子(ST Electronics)和Paraben。
中心提倡实境训练,让学生从突击者的视角了解不同网络系统的弱点,以及怎么从防守者的角度侦查出入侵行为。新加坡工院信息与通讯科技文凭课程经理廖进川指出,通过打造真实的场景,院方希望学生可以累积经验,提升解决各种网络威胁的操作和策略能力。
通过这次的合作,信息安全管理课程的师生有机会和业界伙伴一起开发不同的网络安全项目。课程使用的基础设施和网络监管软件符合业界的标准,意味学生在毕业时拥有的技能水平将达到行业的要求。
新加坡教育部王瑞杰: 认知科学有助 设计更有效学习方法
教育部长王瑞杰说,每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同,一般教师在设计教学法时,把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算数能力。他指出,如果能辨别个别学生的认知能力,就能用最适合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教导他们。 认知科学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大脑结构和信息接收的了解,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更深入了解学生吸收知识的方式,设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育部长王瑞杰昨天在首届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研讨会上致词时说,每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同,一般教师在设计教学法时,把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算数能力。他指出,如果能辨别个别学生的认知能力,就能用最适合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教导他们。他说,认知科学也能够有助于幼儿学习。尽管教育工作者皆认同学前教育的重要,但对如何教导及应在几岁开始教导幼儿有不同的意见。透过认知科学,有助于找出开发幼儿在音乐、体育、算数和识字等方面才华的“黄金年龄”,学习起来有事半功倍。同样的,掌握幼儿大脑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有助于他们更有效地掌握双语,他强调,要确保认知科学能在课堂上起积极作用,教育工作者及科研专才必须不断沟通、紧密合作,首届研讨会是良好的桥梁。“新加坡是认知科学理想的试验地……我们有很好的研究学院,无论在心理、医药、教育和科技等多元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作为一个行政体系紧密相连的小国,我们可以有效地在不同的机构建立起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是,政府致力于研究和发展。”
昨天的研讨会共吸引超过600名中学至大学的学生、教师、国际学者、政府官员和商业领域代表等。主讲者包括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和耶鲁大学等的教授,他们在一天半的研讨会,同与会者一起探讨认知科学对于幼儿发展和音乐等其他领域的作用。
研讨会由17岁女生发起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研讨会由17岁的印度籍女生塔拉发起。她于2011年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习后开始对认知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走访当地其他大学,向个别学校的教授讨教,之后萌生举办认知科学研讨会的念头。去年初,她到新加坡的英华中学(自主)就读,之后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的青年艺术家计划,她在国大师生的帮助下筹办这场研讨会。 首届研讨会获得踊跃反应,塔拉受访时说这在她意料之外,因为认知科学是一门颇新的学科。她说:“也许很多学生都跟我一样,既喜欢艺术和人文,也喜欢数理,往往在为前途做打算时得在两者中做出取舍,认知科学恰好将两者结合。这次的会议,主要是希望各所著名大学教授的演讲能激发学生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也让他们了解日后相关的工作机遇。” 德明政府中学的吴丽珊(17岁)也同塔拉一样,既喜欢音乐,也喜欢科学,并希望研讨会能为她解惑。她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每次看到某些字眼或听到某些音乐就会产生特定的联想。我希望能从这次的研讨会寻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