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幼儿园 玩乐教学将纳入幼稚园课程框架

玩乐教学将纳入幼稚园课程框架.
爱玩是孩童的天性,如何让小朋友玩得有意义是幼稚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约1000名学前教师出席幼稚园大会,会上展示不同幼稚园的教学活动和学生作品,当中以玩乐教学居多。律政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英兰妮2012年11月20日在第四届幼稚园大会上说,虽然很多学前中心的教学活动称为“玩乐”,但并非所有的玩乐体验都有学习目的,有些活动只是教师给予学生完成作业的奖励。教育部明年推出新的幼稚园课程框架,让学生有意义地玩乐是主要内容之一。新框架将明确列出教师在玩乐学习上所扮演的角色,教育部将引导学前中心设计和落实更多寓教于乐的高素质学前教育活动,以加强孩子的学习成果。
 
什么样才是有意义的玩乐?
教育部正着手检讨幼稚园的课程框架,以更好好地衔接学前和小学课程,让小朋友能更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自框架2003年推出以来,玩乐教学一直是学前中心指导原则之一。玩不是随便的,单纯的玩,而是在玩中获得实质的意义. 好玩当然是有趣的,不过把玩引渡到乐的阶段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调,从教程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营造到教材的选择都必须经过周详考虑,才能让小朋友持续快乐地学习。”
 
生活中的玩乐体现
早在2012年8月份的时候,新加坡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呼吁家长让年幼的孩童玩乐,并从玩乐中学.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玩乐对小朋友学习发展的重要。不过幼儿园园长认为要达成全面教育,有意义的玩乐和非目的性的玩乐都有必要,前者能帮助达成某种学习成果,后者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而以学前教育的定义来说,玩乐学习不应止于学前,而是应持续到小朋友8岁,即小学二年级。以荣升堂幼儿园(The Ascension Kindergarten)为列,玩乐学习是日常课时的一部分,每周至少两小时。除了在校内设有供孩子边玩边学的角落,教师也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有学习目标的游戏活动。例如,在教导学生经典童谣“矮胖子”(Humpty Dumpty)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矮胖子筑造可以支撑身体重量的墙,确保它不会掉下去。经讨论后,学生决定利用积木筑墙。教师特别制作三个不同身形和重量的矮胖子,让学生测试所筑的墙是否够坚固。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语文知识,也学习到测试、推断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新加坡幼儿园 玩乐教学将纳入幼稚园课程框架

 
为什么这样说学生在玩乐中所学习到的,对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所谓玩,并不是任由小朋友自己去玩,除了设计有教学目的的活动,特别安排语文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同语文能力较弱的小朋友一起玩,彼此交流后自然会进步小学的课程繁琐,教师往往更在意学生能否取得最后的答案而忽略了过程。其实,如果能在过程中让小学生通过玩乐学习,将有助于他们真正理解所学。同样的,获得今年杰出幼稚园教师奖的华文教师林杏芬(34岁)也非常注重学生怎么玩,同谁一起玩。她在先驱第662B座组屋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PCF)幼稚园执教12年,一直主张用多元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华文能力因材施教,并认为玩乐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