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几年的学前教育、早教机构如出笋般的冒出来,这变化了学前教育的大杂烩。越来越的机构只是想怎么去赚钱,还是把孩子能学到什么置之一边,我想我的孩子是班级里最好的学生,我想我的孩子是班级里成绩最棒的学生,我希望我的孩子是闪闪发光,我更希望我的孩子是一条龙,是读书的好材料,将来的栋梁。这些思想当然是父母们的期望,这个也是导致这几年来,幼儿教育开始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来越趋势化。
不愿意让我的孩子是跑在其他孩子的后面。“学前教育小学化”、“变味了的学前教育”是这几年的出现的新名词。有这样的想法当然是好的,可是孩子的才能和各方面的优势是不一样,不能要求孩子去按家长的意思走,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新加坡教育http://www.eistudy.com/news/20120427/109729.html 则认为,每个孩子如果已经努力了,那么考不到100分,即使是0分也不能代表你的孩子其他方面是不行的。每个人都有再努力的结果,都有机会去学习。14日的“和总理对话”英语电视论坛里,新加坡李总理在对谈教育是什么。学前教育是一切社会学习的第一步开始做出分享他的教育理念。有人说,应该把快乐带给孩子,把属于他们的时间还给他们。任何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你有多高,把幼儿园变味了的闻起来是烧焦的煤炭了,就像是孩子本身这个阶段是不适合去学习这个年龄段的,而家长们非要让孩子们去学习。
怎么样才是一个正确学前教育呢?孩子们爱玩,为什么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去结合,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呢?玩也不是单纯是去玩,游戏中的教学方法与玩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简单的说法那就是一个孩子让他去买玩具,但是要让他去理解为什么要买这个?买过来干什么?花多少钱?能讨价吗?或者当孩子们买了玩具后,如何去安装这个玩具?手动或是让他们自己去开发这个潜力。
无可厚非。学前打好固然是好,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但不是把压力加重在孩子们的身上。还没进学堂就开始排名,这可能不符合孩子发育的自然规律。当这个词义出现以后,更多的社会教育专家则认为这个是学前教育一定要去探讨的问题。
我们在街路可以看到,80后的我们那时候去上学拿的书包是几本小小的册子,而今一个新入的小学生却提着30斤的上课课本,书包也变化了,原来是挂,现在则是提或是拉,即使家长们陪孩子帮他们去拿东西,一段路走下来都觉得有些吃力,何况是这些小不点呢?
李总理指出,教育不只是学术教育,也很注重品格培养。针对这个,很多家长也表法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赚钱不是为了孩子能为了什么?
感觉现在压力太了,孩子也弄,但是不希望孩子跟不上别人啊
别人也这样,我们也只能是如此啊
……
过高要求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孩子的教育已经在父母的心理造成了压力,孩子学习的不好,父母则更生气,那么是不是你已经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了?即使家庭富有,但是要对孩子的成长环境给一个轻松的力及能所的范围。
教育费用投资过大严重影响生育率
养一个孩子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我一个就够了,不生了,再生个,我就要砸锅了。有些人为照顾孩子便申请了无薪假,而他们的生活素质也无疑因家庭收入减少而必须调整。生育不只是个人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如果不结婚不生育对整个社会将有很严重的冲击。马克族的人则想,我就这么一个过吧,生孩子好养,不如自己赚的自己享受该多好?不生了。另一方面生育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高龄产妇也是一个社会的现在。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平台,则经济的基础要打好也是很多夫妻的想法。这个,经济好了,年龄就大了。
学前教育专家观点:平衡工作和生活
为了孩子,父母可以选择或是放弃。必须接受两者之间有取舍,不能够两者都尽得到好处。
怎么样去做好学前教育,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新加坡伊顿幼儿园http://www.eistudy.com/news/20120827/11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