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对幼儿的教育中,也充分的将多元文化融入到对小孩的教育中,很多新加坡幼儿园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这种多元文化的理念,并结合孩子的特点进行因才施教。下面以综合主题教育活动为例,看看新加坡幼儿园是如何进行课程设计的。
《综合主题教育活动》这本教材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在班级中,教师是为孩子设计活动的最佳人选,因此,该书由9位儿童发展中心的教师编写;同样,在家庭中,父母当然也是孩子设计活动的最佳人选。”由此阐明了改课程的设计理念。这一点,对我们习惯于按既定课程教育孩子的人来说,的确有耳目一新之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编制拉近了课程实施中两个最主要的因子——教师和幼儿的距离,这就使设计出来的课程具有“适宜性”,既适宜于教师,又适宜于幼儿。同时,由于课程设计时具有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教师为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孩子编写的,因而,每一位教师编写出来的课程也就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
综合主题教育活动与其说是课程,不如说是一个包括多个学科领域的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方案。活动主题不是既定的,而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的,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孩子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孩子,教师可以设计出针对孩子的身体(如:耳朵、嘴巴、胳膊、脚、胃等)、孩子的生活(如:感兴趣的动植物、爱吃的食物、喜欢的活动等)以及孩子家庭等的主题活动,而不管是哪一个主题活动设计,都整合了多个学科领域,例如:语言、科学、社会、艺术、手工等。
以主题活动“眼睛”的一个方案为例,此方案主要是让幼儿明了:我的眼睛在哪里,我的眼睛能够做什么。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组织了以下活动:让孩子通过精子观察眼睛的准确位置(科学领域);让孩子数一数小组内眼睛总数(数学领域);讲一个有关眼睛的故事(语言领域);与孩子一起探讨眼睛的不同部分及各部分功能(语言和科学领域)。接下来,还有各类辅助活动,如组织孩子在户外散步,搜集眼睛观察到的物品并数一数(科学和数学领域)。不难看出,改方案内容虽然简单,但却有机的融合了科学、数学、语言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