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多人认为新加坡能够跻身发达国家之列,靠的就是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不错,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确实优越,但有一些地理位置比新加坡更优越的国家,如坐拥苏伊士运河的埃及、怀抱巴拿马运河的巴拿马,它们在地理上的优势更具有垄断性,但它们直到现在都不过是发展中国家的中下层,可见地理位置的优越根本不能成为发达国家的充分条件。
1960年代之前,新加坡的人均GDP只是略高于其它东南亚国家,而确实是占了地理位置的光。当时,新加坡的经济支柱是转口贸易,主要是从其它东南亚国家进口它们的特色农产品,经过加工、分类、包装之后,转口到中东和西方国家;同时从西方国家进口工业品,在新加坡集装、分类之后,转运至其它东南亚国家。在1960年,这种形式的转口贸易占了新加坡的出口贸易的94%,是新加坡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而这正是利用了新加坡处于交通中心的优势。
但是,1960年代之后形势突变。东南亚各国先后实行经济民族主义,在贸易上也不再以新加坡为中转站和加工站,而是直接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同时,航空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也削弱了新加坡作为海运交通中心的优势。新加坡原来的经济支柱——转口加工贸易一落千丈,它的地理优势的作用,只剩下作为港口,对停靠船只征收港口税和提供补给,而这也不是垄断的,因为整个马六甲海峡沿岸的港口,都可以抢新加坡的生意,新加坡必须不断提高软硬件的实力以维持其作为主要港口的竞争力。当时有人预测新加坡的经济地位将会迅速下降,但事实恰恰相反,新加坡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成龙”(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之路,因为它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大约就在新加坡建国(1965年)前后,新加坡基本上告别了以转口贸易港口为主的经济结构,而走上了一条新路——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引进外资等手段,在新加坡建立起发达的制造业,包括炼油、造船、机械、电子电气等,然后大力鼓励出口,以出口带动经济的增长,开始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在自身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后,以不断的技术和产业的升级以保持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就是说,1960年代之前,新加坡出口的商品基本上是从他国转运的,而经济转型之后,新加坡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于自己生产,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同亚洲四小龙以及后来亚洲的其它小龙、中龙、巨龙(包括中国在内)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即使新加坡不是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而是位于台湾、韩国乃至越南、中国大陆的位置,它实施的那种出口导向型工业模式也足以使它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1954年,李光耀创立人民行动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把自己打扮成为左翼工人组织的代言人,在工会中建立了深厚的基础,从而得以迅速壮大。后来,到新加坡即将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的前夕,又果断地与新加坡共产党决裂,在政治上开始倾向精英路线,从而成为被英国殖民当局接受为可以将新加坡交给他的人选。1959年,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获得了国会51个席位之中的43个和54.1%的选票,首度上台执政。
上台执政之后,在抓经济的长期成效尚难以充分显现之时,李光耀抓住了一件至为重要的民生关键,从此确立了人民行动党的一党独大地位,令反对党再无翻身之地,这就是住房问题。1960年,刚刚上台的李光耀立即组建了建房发展局,开始了新加坡第一个全面的五年建屋规划,1964年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具体说来,就是由政府主导,建设数量庞大的、适合一般群众居住的、舒适而规划良好的组屋区,以低廉的价格提供给民众居住。到1980年代,已经有85%以上的新加坡公民住进了政府提供的组屋,基本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在“居者有其屋”计划实施之后几年,1968年新加坡大选,人民行动党取得了全部58个国会席位和86.7%的选票,可见其民心的程度有多高。此后反对党也再无翻盘的机会(一直到1984年之后的历次大选中,反对党才能够在国会中赢得4个以下的席位,对国家决策无足轻重)。可以说,在李光耀执政早期经济成果尚不明显之时,住房建设方面的成就就已经奠定了他和他的继承者长期执政的基础。而新加坡作为一个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6000人以上,位居世界第二的国家,都能够普及住房,可见以人口密度太高来作为不能普及住房的借口显然是靠不住的,关键是事在人为啊。
李光耀的精明还体现在他外交策略上。对于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来说,是夹在多个大国之间的中间地带,美国、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大国在这一区域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如何在夹缝中更好地生存,成为摆在东南亚国家面前的课题。印尼前总统苏加诺主张“不结盟主义”,并亲自领导不结盟运动,意图自立山头,组建美、苏两大集团之外的另一股势力。马来西亚则主张“中立主义”,不寻求组建新的力量,而是与各大国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而李光耀则主张“大国平衡主义”,对各个大国充分开放门户,同时积极地跟诸大国发展关系,并注意保持大国间的平衡,不让个别大国在东南亚取得压倒性优势。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诸大国的力量,又避免了被个别大国控制,同时东南亚还能发挥在大国之间斡旋的作用,成为被争取的对象,从而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小国玩转大国。事实证明,李光耀的主张最能实现东南亚的利益,东盟的对外政策也正在朝李光耀设想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