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好学校”

“好学校”的定义似乎见仁见智。不过,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昨天就为教育部致力打造出的“好学校”,做出了一个明确的解释。

新加坡政府国会教育委员会主席林谋泉(蒙巴登区)、伍碧虹(淡滨尼集选区)、唐振辉(摩绵—加冷集选区)和张思乐(白沙—榜鹅集选区)认为,“邻里学校不如名牌学校”的想法已经成为一般国人对教育制度的普遍误解。他们想知道,教育部接下来会如何落实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的愿景。

对此,王瑞杰为好学校做出以下回应:

要建设一个包容性社会,并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好学校是其中的关键。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

首先,一所好学校会关怀它的学生。这样的学校会尽量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长处,以鼓励他们学习和成长。

一所好学校会以落实全人教育为目标。除了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数理和文科基础,学校会拓展他们的学识及批判能力,同时为他们塑造良好的品德。

一所好学校会为学生创造正面积极的学校体验,将他培养成为有自信的终身学习者。

一所好学校有富有爱心和专业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会坚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神理念。

家长和社区不但会给予好学校支持,还会成为学校的伙伴,携手发掘下一代的内在潜能。

一所好学校会不分学生家境贫富,关怀所有学生,为他们提供各种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