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工作并打算在荷兰长期留下来的朋友来说,买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买房有很多好处,主要有如下几条:一是可以退税。荷兰是一个三高(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各位兄弟每月都“捐”给税务局不少。荷兰法律规定,买房贷款的利息可以部分退税;二是不用交房租,所还的贷款正逐渐转变成属于自己的房子。荷兰政府允许房租每年上涨的幅度超过通货膨胀率,导致房租很高,实际上间接鼓励私人买房;三是房价多年来一直上扬,等于投资。本文介绍一下在荷兰买房的基本常识。
第一步是去银行或其它贷款机构评估一下自己能贷多少款。银行评估的依据是你的固定收入,一般要求有永久工作(不一定)。银行目前一般允许你大概最多贷家庭年收入的四倍。知道自己能贷多少款,也就知道自己能买什么样的房子了。
紧接着就可以开始找房子了。如你想买新房子,则应去市政厅了解建房信息,从而到建房公司提前登记排队,这样可能要等相等长的时间才能住上新房子,起码也得一年,多则好几年。如你想买现成的房子,方法很多,可以看报纸、电视(Teletext),也可以去中间商那里查询,甚至可以自己出去看,因为要卖的房子均写有“Tokoop”和联系电话。荷兰一般的房子都是委托中间商来卖,电话号码也一般是中间商的。如果感兴趣,可以向中间商索取房子进一步的资料,并可约会看房。报价有两种,一是“要价”,即可以讨价;另一种是“卖价”,则一般不谈价,不要拉倒。另外,要搞清价格后边是否有“KK”。因为房子成交时还要交税(6%)及律师费等,总的额外开支约为房价的10%。如有KK,即KostKoper,意思是这笔钱由买主即你出。荷兰一般的房价后边均有KK。
对房子满意的话,可在看房后,立即要求“Optie”,即保留。法律规定在Optie期间,房子不得卖给其它人。Optie的有效期一般为几天。在这几天之内,你可以仔细考虑决定。通常是应该请建筑师(Taxator)对房子进行检验和估价,以作为拍板和讨价还价的依据。一般人的经验是多看几套房子,有比较才会心中有数。是否买下,在没有最后拍板之前,绝对不要随便同意,因在荷兰口头同意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否则你将失去讨价还价的资格。
拍板之后,还要与卖主再签一份书面协定,写明成交日期、成交价、所选律师姓名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应注明如在某日之前贷款不成功,则协定自动失效,这一条几乎是标准要求。由其它原因毁约,不管买方卖方,均要向对方赔偿一定的损失。中间商会将这份书面协定寄给律师一份。
贷款的银行及公司很多,方式也不少,利息差别也不小,一定要多比较。贷款期限一般为三十年。据笔者了解,中国朋友一般都选一种比较保守但绝对保险的Spaarhypotheek,三十年之后,刚好还清。Spaarhypotheek的核心是,你每月交的钱包括两部分:贷款利息和存款。所谓存款,即你每月存入一定的金额,你的存款得到和你贷款完全一样的利息。三十年之后,你的存款刚好等于你的贷款额。比如说,你贷了二十万荷兰盾,年利息为6%,则你每月要还1000盾利息(可以退税),另外加上约210盾的存款。当然还有额外的人寿保险和火灾保险等。如你的总房价(即考虑到KK之后)低于34万,则你有资格申请NHG(NationalHypotheekGarantie),即“国家贷款担保”。有了这个担保,贷款利息一般会下降0.2%,因为这样银行没有任何风险,你还不起钱,银行可以向“担保者”要。
下一步就是正式过户了。一切法律手续均由律师安排,你会收到律师正式的信件,告诉你该一步步怎么办。
有了房子,你就有事干了。房内、房外、房前、房后、花园还都得下功夫,免得邻居笑话。当然,自己的房子,感觉上与租来的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