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写真:18岁华裔原素立志行医

18岁的原素是多伦多大学人类科学系的二年级学生,她说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明确: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医学院,将来当治病救人的外科医生。
据世界日报讯,因为不久前获得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评出的本年度奖学金,便想知道这个品学兼优的女孩都得到过那些奖项。原素随手拿出一叠奖状,竟不知该从那里说起。让她数了数手中的奖状,共有26张。她妈妈张艺华说,其实远不止这些。
这么文静秀气的女孩竟有志要当个操刀动手术的医生?她妈妈张艺华说,做父母的最初对她的选择也不理解。但看她那么有兴趣和决心,也就只好尊重她的意愿,放手让她「走自己的路」了。原素对此的想法是,选择从医是因为愿意帮助别人,「医生每治好一个人,对病患周围人们的生活影响太大了,医生真是很崇高的工作」。
张艺华说,原素这女孩有时胆子比那些男孩子还要大。11年级时上生物解剖课,4个学生一组,最终敢於动手术刀、解剖那只小老鼠的,只有原素和一个男孩,组内另外两名男生看著那血淋淋的场面心里都发毛,原素却脸不变色心不跳!
原素说,那时或许还没有萌生出将来成为一名医生的想法,接下来也是11年级时的暑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医院参观活动,经过很严格的审查和挑选,他们被允许观看St.Michael”s医院正在进行的心脏手术。原素笑称,他们事先得到许多忠告,甚至包括早餐别吃太多,怕出状况。「可是我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对那个手术过程特别有兴趣。」或许就从那时起,原素心里就扎下了希望当一名医生去治病救人的念头。
对爱女十分了解的妈妈说,与一些特别喜欢争「第一」的好学生不同,原素总是说「尽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就满意」,是否第一并不看重。但她在高中期间每年都得到学校的「优秀学生奖」,那是学校为鼓励成绩90分以上的学生特设的奖项。难怪,在她高中毕业时,多伦多大学、皇后学院、滑铁卢大学、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等,都向她发来了入学通知,而她最终选择了离家近、学校环境好的多大。张艺华表示,女儿很有自己的想法,平日她读书学习、与同学交往,乃至作业做多长时间这些事,都不需要父母操心;就连选择大学和专业都是她自己决定的。
原素不是那种「只管埋头读书」的学生,她兴趣广泛,热心社会活动,每周参加学校各种社团、义工活动的时间超过5小时。原素历数自己的爱好:学过钢琴和长笛、参加戏剧社,曾有一个时期打算从事美术设计。当然,读书还是原素的「最爱」,从科学书籍到文学作品,都会爱不释手,平日除了学校的课余活动、要作的功课外,其它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书。
在很多孩子看来,追求好成绩是学习的目的,辛苦些也值得。原素却认为:读书、学习「一点也不枯燥」。她的「法宝」就是:让自己找到所学功课的「兴趣点」。找到了「兴趣点」,学习就一点不辛苦。
原素6岁时随父母自中国太原到英国,11岁时一家人移民来到加拿大。很喜欢加拿大生活的原素透露了心中一个永远的遗憾:如果全家继续留在英国,如今她不是在牛津、就是在剑桥上大学了。因为她曾经就读的那所英国私校,升入牛津、剑桥的学生比例很高,更不要说她那时成绩就已经出类拔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