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留守时代独立自主和坚强的新女性(1)

读书的九十年代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我很喜欢英文,因为我希望能考托福高分拿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
我努力的想要挤入高薪白领的队伍,这很简单,这是我的梦想,和农民梦想自己的庄稼在秋天大丰收一样
我梦想和丈夫白手起家,从一块地板到一整个家,从一无所有到有家庭,有事业,有个奋斗的目标。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没有妄想得到全世界。
要自信,不要自报自弃。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里,你要改变,你便改变了
我的朋友APPLE在两年前征询过我关于让他新婚丈夫独自出国留学的事情,我和大多数人都是悲观的墙头草,倒向一边的告诫表示不要这么做,凶多吉少。两年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但总是要过完的。如今苹果的丈夫已经凯旋而归,两人幸福的庆祝两年的结婚纪念。更让人羡慕的是,她丈夫从加拿大著名的SCHULICH学院MBA毕业后,已成功的在上海开办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出国前拟定的目标,身价凌架于同龄的未出国留学者。外人赞同或者反对,认为他们是脚踏实地者或者机会主义者也好,苹果在这形单影孤的两年中的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和坚强都在反映一个事实,后留守时代的人们对时间和距离的挑战已经游刃有余了,命运原来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七十年代末出生的白领
苹果和众多第一届跨入大学收费制教育的人一样,生于七十年代末,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从未如此巨大的九十年代,在两千年开始攀升事业,如今是上海白领的中坚分子,典型代表。她面貌朴素,上班是套装丝袜和出租车,下了班,穿条运动裤骑着自行车在新村的小路上出没,简直和学生没什么两样。“我的家庭是最普通的上海家庭,爸爸妈妈在国营单位里上班,普通工人。他们既没有在九十年代初的股票热潮中赚到钱,也没有在九十年代末的自费出国留学潮中送我出国,虽然我也很想出国,在理想的国外学府接受更好的教育。”
“现在的小孩很厉害,连幼儿园都有双语教育(中、英文),可以想象英文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我读书的九十年代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我很喜欢英文,因为我希望能考托福高分拿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那时候我们都读夜校,从‘3L”到‘新概念”,从‘托福”到‘GRE”。即便是工作了,我还在见缝插针的读夜校,考出了英文高级口译证书,也就是说,我的英文水平可以去大学教学生英文了。很多时候回忆从前的日子,大学也好,工作也好,夜校的生活好象已经变成回忆中的一大部份了。别人所说的什么酒吧啊,SHOPPING啊,去国外旅游啊,这些所谓白领的生活和我并没有多大关系。我和我丈夫就是在夜校认识的,非常的普通,但非常非常的幸运。”
英文、夜校和丈夫
“高中的时候我的成绩总是在班级前十名,英文课代表从初中入学做到高中毕业。可惜在高考时发挥得并不理想,进了所二流大学的普通专业。我们是上海第一届大学收费制学生,之前的公费上大学并且包分配的事已经没有了。九九年夏天毕业,我的手上虽然拿了很多自己勤奋考出来的各种证书,觉得前途还是有些渺茫。看上海的高级写字楼那么多,那玻璃外墙把光线折射到城市的大街小道,你还能不向往去那些高级的写字楼里工作,拿一份比我爸爸妈妈在国营企业里高几倍的工资吗。别人说白领是小资,喜欢装腔作势,虚伪飘渺的东西。我觉得如果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加片柠檬在水里和农民在茶壶里加茶叶一样,很自然的,他们意识不到。我努力的想要挤入高薪白领的队伍,这很简单,这是我的梦想,和农民梦想自己的庄稼在秋天大丰收一样。所以当时还是我男朋友的丈夫和我提起他想要辞职出国,就是做有些被现在人嘲笑的‘出国镀金”,然后还诚惶诚恐的害怕回来做‘海带”的这个事情,我非常理解,而且是全力的支持。”
“丈夫是复旦大学毕业的,出国前三年都是在一家外国银行做事,工资和工作环境都让投简历者驱之若骛,羡慕不已。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律师事务所做秘书,在繁华淮海路的瑞安大厦里。第二份工作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推广,第三份工作转移到一家国际著名的食品公司做市场,第四份工作也就是现在这份工作就是在这个在上海外高桥开发区的一个加拿大装璜器材公司做市场经理。我很满意现在的工作,已经完全达到了我对自己订下的要求,并不是说是工资方面的要求,而是工作的满足程度,就像是谈恋爱的感觉一样,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我努力工作是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已经退休,我自己的家需要我,而我和我丈夫将来要建立的家也需要我们现在努力的工作。现在上海的房价不便宜,随便找一套公交线路可以到达的房子都要一百万。我梦想和丈夫白手起家,从一块地板到一整个家,从一无所有到有家庭,有事业,有个奋斗的目标。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没有妄想得到全世界。”
“更上一层楼”无罪
“他告诉我他想要辞职出国读MBA时,我是有些惊慌,这就是直接意味着我们要分开,我们的关系要面临挑战。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我们并不了解,凭在上海和老外在一起工作的经历,时常讲英文,看英文电影的DVD或者参加什么国际会议和文化节目又怎么样,几次短期的出国工作并不能代表了解外国。他要出去读书是实实在在的在那里生活,怎么租房,怎么吃饭,一切都要自己安排,没有公司给你报销宾馆的费用的。我周围有不少人的另一半都出国了,移民也好,工作也好,读书也好,什么都好,看见团圆的情景少,劳燕纷飞的多。开放和自由的思想用在别人身上好像觉得合理,但用到自己身上就觉得不能接受。这个世界现在越来越开放了,他到新的地方,难免不会有新的思想,新的看法,甚至是新的感情,那我岂不是在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