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欣,男,199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管理系,后就职于鞍山钢铁公司国贸公司,2002年辞职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在学习期间,开发了奥克兰旅游知识库系统,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案例推导分布式系统开发工具。目前已被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作为研发工具使用。同时又加入了世界性人工智能组织AI-CBR。
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回到阔别近三载的故乡———鞍山,我深感国外大学的学位的确来之不易。每个学生在学业上都将要面临许多不同的挑战,只有勇于挑战自我才能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巨大的学习压力可能催人奋进,也可能把一个人压垮。只有用勇敢拼搏的精神去积极应对压力,才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女学生的轻生
在留学路上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困难。当遭遇挫折时,要保持一种正确积极的心态。这就是不要抱怨环境,迁怒于人。而是要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不断地发现自身的缺点并完善自我才会尽快地摆脱困境。常听到一些遇到问题的同学发表一些留学是陷阱的消极言论,这些同学往往把自身存在的问题归结于留学本身。难道不去留学就等于没有陷阱吗?其实问题哪里都会有。有的人会积极应对问题本身,有的人却连问题的原因都没有搞清就不停地抱怨。我想持积极态度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会把问题解决好。不久以前,一位奥克兰大学计算机系三年级中国女生在实验室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噩耗传来时,我们感到无比地惋惜和震惊。事发后,学校特意把她的父母从中国接到奥克兰参加她的葬礼。她在临毕业前夕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繁重的作业压得她透不过气来,所以她没来得及按时完成一个作业。在这个作业得到零分之后,她因担心这门课程会不及格而轻生。我想最伤心的还是她的父母,培育她这么多年和送她出国,到头来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虽然这只是一件极个别的事例,但这不能不引起其他父母的深思。如果孩子没有独立坚强的性格,没有适当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国留学不见得是一条适合他的道路。
只睡五六个小时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关键所在就是多了解东西方教育上的差异,并尽快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西方大学更注重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国学生一定要主动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有可能适应这种体系。我第二学期开始学习软件安全这门课程,师从美国教授克拉克博士。他是研究计算机水印技术的世界知名权威。他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从一开始每位同学就要阅读二十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都是由知名科学家在世界一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全部论文都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和探索。其中的学习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要理解这些文章内容就要大量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从课程形式上,研究生课程要求学生要有极强的英语能力,还要有较好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因为每位同学都要参加讨论会,并当众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其他同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非常思辨的问题让你问答。如果你的答案没有让提问者感到满意,这意味着坐在旁边的教授会扣掉你的一些分数,而这些分数要被直接计入期末考试成绩。所以每位同学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图书馆认真准备资料。当然,如果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新意并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使老师和同学都不能立即给出答案,教授绝对夸奖你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这种鼓励会极大地改善课堂讨论气氛。这种形式的讨论也会促使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去探求更多新的知识。临近期末考试前几周,每位同学就着手写一篇带有自己选题的论文。能写出一篇观点新颖且极具说服力的论证性文章就意味着可以拿一个高分。另外准备考试的诀窍是仔细分析教授的特点,课堂笔记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有就是在图书馆收集以往考试的内容并加以解答。
在国外,学习上的竞争非常激烈,处于末位就要被淘汰出局。我在第一学年当中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除了上课之外我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上了。一般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即使这样还生怕完不成作业。白天只能靠喝很多咖啡来保证上课不睡觉。时间长了,就变得非常依赖咖啡。
取得硕士学位确实不易。我的感觉是不管什么样的苦都必须克服,不管有多难也必须坚持下来。繁重的学习生活,使我头痛病经常发作。一次考试时,头痛欲裂,呕吐了几次,咬牙把第一天考试坚持了下来。第二天上午到大学医院看病的时候,因为连续服药引起的胃肠反应,使我随时都有要呕吐的感觉。我想请求医生开一个假条,不参加下午的考试,但医生拒绝了,说必须去参加考试。考场上,我两次向老师申请5分钟的外出时间去卫生间,强咬着牙把考试坚持了下来。
准备好了吗
办好了签证等相应手续,便踏上了求学之路。可在异国他乡,一些想不到的事也接踵而至。当时,一年生活费、学习费10万元人民币就够了。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美元走强,人民币随之走强,从2002年到2004年新西兰元对人民币汇率从1牶3.6一路上涨到1:5.6,学费也在不断上涨,涨幅在30%左右。此外,当地政府硬性要求每个留学生购买保险,一年支出相当于3500元左右。受这两方面因素影响,一年算下来支出的费用就超过了自己的预算。这时感到经济上的压力非常大,念到一半的时候(得到了研究生证书,毕业后才能得到硕士学位),感到有些念不下去了。但最终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才使自己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面对水涨船高的费用,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补充生活费用,很多留学生不得不出去打工。这样既要完成繁重的学业,又不得不抽出宝贵的时间去打工,把整个人累得筋疲力尽,而且再苦再累也不能跟家里人说,免得家里人惦记。
另外出国对于每个家庭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应从防范汇率风险上多考虑一下。为了防范汇率风险降低留学成本,最好是采取配盘制去降低汇率大幅度波动带来的风险。目前人民币实行与美元汇率固定挂钩制度,可以把一部分留学费用事先兑换成另外几种硬通货如欧元、英镑或日元。另一部分费用仍可持有美元。最终形成一个多币种的盘子,以防止美元继续疲软所带来的风险。
英语学习的瓶颈
英语学习也是一个主要目标,如何能学习说出一口地道的英语就要看个人的努力了。在国内托福和雅思即使已过关,初来这里却不能过上课的第一关。我第一学期刚开始上课时基本上只能听懂老师所讲内容的50%左右,没办法只有下课后靠重新复习才能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语言关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去磨合才行,几个月之后我就能理解老师所讲的大部分内容了。现在我已能非常熟练使用英语作为生活和学习的必备工具了。
常常听到中国学生说在大学学习中最大的瓶颈是英语词汇量不过关,而影响了学习成绩。一般来说中国学生的语法都很好,因为国内英语教学非常重视语法的学习。在国外时间长了,听力自然也就好了。可是就不知道老师上课时说出的那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原因就是忽视了词汇量的积累,在学习上就要走很大的弯路。每位同学都辛辛苦苦背了大量单词,但效果都不理想。随着我对计算机在处理自然语言方面的深入研究,我的视野也在不断地开阔。后来一件偶然的事情促成了我要设计一种背单词新方法的念头。经过对国内背英语单词方法的了解之后,我同时也向一些日本同学了解日本学生背单词的方法。两者基本上都是采取音标、释义和例句来进行记忆。经过对现行大量方法的不断总结,我设计了一网打尽背单词新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背生词时要形成一个网,把与生词有关的熟词全都放入这个网中。当看到这个生词时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其他熟词。通过一网打尽背单词就可以系统地学习英语单词,并有效地建立起个人的词汇网络。采用语意关系建立个人词汇网络不仅有效地记住单词,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改善阅读、写作和口语技能,并最终达到用英语思维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背单词,我感觉现在背单词轻松多了,而且效率也大幅度地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