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杂感:我十五岁来的美国,算是小留学生了,摸爬滚打十年了,随便写点对这边学习,工作及生活的感想。
首先强调一下口语的重要性,口语好,美国人就会愿意多与你交谈。你自己也会有信心,一生受益无穷。许多人觉得1。我口语也差不多了,美国人都能听懂2。我都20多了,发音已经定行了。我觉的都是误区,听的懂跟听的亲切差远了,他总会把你当外人。做外人没什么不对,但你要能说的跟他一样好,而且中文也可以
,美国人就自然而然会给你尊敬。再说发音定形,这跟年龄关系不大,主要是你用心不用心。我有朋友十岁就来了,还“乡音不改”,反之一些20岁以后来的,口语十分流利。如果平时看电视,听广播,与人交谈时能注意校正发音,一年半载后你必能有质的飞跃。
对于工作,在公司里,中国人普遍吃苦耐劳,专业知识扎实。但很多人,三十以后就遇到瓶颈,很难进入管理层(这方面印度人要稍强)。其原因主要是lackofsoftskills.Softskills主要是communication,presentation,negotiationskills.无论在上学或工作时都要抓住陪养这方面能力的机会,比如多做presentation,多与客户交流,有机会多出差。平时也多与其他组的同事联系,不懂就问。我们喜欢扎堆儿,有个问题也喜欢找同胞讨论。可有的问题明明是那个印度人或俄国人最懂,因为肤色,文化不同就不愿与他们谈。我就曾被一同胞拉到一边,警告我不要与老印走的太近,弄的我啼笑皆非。有这种思维的人能走进管理层吗?
再谈一下处理与老板的关系,美国老板一般吃硬不吃软,在他们面前要显示出自己的自信(当然自己工作也要做的好),在工作会议上多发言,谈些有实质性的东西,平是与老板适当的闲聊一下,这个boss也就搞定了。中国人经常两极分化,在会议上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喜欢看老板眼色说一堆废话。
交友的问题,不管是普通朋友或男女朋友都是经常困扰我们的问题。还在上学的XDJM们,这是你的最好时机,一定要把握好,在百忙之中一定要抽出时间多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学校的活动一般都是丰富多彩的,像什么Hikinggroup,Pokergroup,Salsadanceclub,ChineseAmericanclub,ToastMasterclub,Movieclub等等。如果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网球,排球,壁球,滑艇等就更好。令外这里的中国人由大陆,港台及ABC组成,处理好这几个群体关系之间关系对于你的朋友圈的扩大也很重要。ABC及港台的XDJM一般习惯用英文交流,小资倾向比较强,所以对穿着比较重视,跟他们玩会比较疯,但也很有趣。穿着方面,大陆女生近年穿着直逼港台,男生稍有落后。总体上,虽然这种类型的酒肉朋友多一些,但也不乏有头脑的,不要轻易不交。由其有些酒肉型认识一大堆淑女,你苦读时,他帮你搜集mm,到是候帮你一介绍就搞定了。
什么样的人在最容易在美国获得成功?胆大心细的人。胆大就是能不局限于自己的圈子,多与各种思想,理论,文化,人群接触,并把他们的精华溶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有很多新的体会,得到各种新的机会。心细就是当有一个明确目标后,设计自己周密的计划,然后一点一滴,渔公移山式的去实现。因为美国是个高效率的国家(移民局除外),一般完成一件事都不会有太多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