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生活的点点滴滴

10年间6赴巴黎,记得1992年头一回去时,什么都感到新鲜,郊区有些地方犹如童话世界里的仙境。今年夏天在那儿度过,新鲜感刺激感是没有了,只觉得巴黎的天气真好,气温一般都在摄氏25度左右(去年例外),而且气候干爽,蚊子苍蝇不宜孳生,衣服洗了挂在屋内一夜就晾干了,因为巴黎是不允许把衣服晾在窗外的。巴黎到晚上10点还亮亮的,白天则碧空如洗,几乎每天下一两次半小时左右的阵雨,雨后天霁,空气格外清新,滋润的花草充满着勃勃生机。
巴黎的邮局、香烟专卖店和一些连锁超市一般都是小小的,常常要排队;但再长的队也不拥挤,大家都宽松地站着,心情不紧张;其实许多手同时伸向柜台并不节约时间。
巴黎的车速确实较快,但过马路反而比在国内放心多了。这是因为再窄的路也有行人灯光指示牌,面对面竖着齐人高,一目了然;过往车辆又绝对遵守交通规则,你只要见绿灯走肯定没事;而国内中小街道上专为行人设置的行人指示灯太少,十字路口的交通指示灯又太高,驾驶员与行人看起来都不方便,老年人目力不济就更费劲了。我始终不解,为什么交通指示灯要装得那么高呢?
巴黎的地铁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新建的地铁站可以与国内的媲美,但多数都已陈旧,这儿补补,那儿修修,20条地铁几乎条条有停开的站;然而他们的善后工作做得很好,总有专用大巴在前一站候着,免费把乘客送往目的地。
巴黎的街道许多并不宽,但绝没有违建或商家割占地面的现象,加之行人又少,地面坚实,谁都可以轻松自在地散步;这一点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巴黎的餐馆一般都很小,小到走动时要挪动餐桌;然而在餐馆用餐确是一种享受,我指的不是菜肴,而是氛围。餐馆很安静,布局与装饰雅致;侍者笑脸相迎,坐下看菜单时,他离得远远的,让你们细细商量,从容点菜,决无急迫感;他们人手少,没有时间站在原地不动,定神地看你吃饭,而是轻快而急速地走来忙去;你只要一招呼,他们立即就会过来尽可能满足你的需求。巴黎的服务性行业(如餐馆、的士)有顾客付小费的不成文规矩,有点麻烦,说不清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呢?
巴黎的铁路辐射状地通往全国各地。为了节约各种资源,他们在城市之间的主干线上铺设了许许多多的支线,犹如人体的大动脉和细血管的关系;根据实际的客流量,有的支线上开往的列车只有一节车厢,有的两节,设施比主干线上的列车更舒适豪华;小镇车站的客流量很少,车站也是袖珍型的,家庭化的气息很浓,个个都安静整洁,往往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兼卖票;超短列车无声无息地准点开来了,几个乘客轻轻上车,列车又无声无息地开走了,多么美好的画面!
法国人似乎不善于做生意,或者干脆不爱做生意。你看,小车站周围没有一家商店,列车上没有卖任何东西的,也没有任何广告,更没有喇叭永远在响个不停;即使在巴黎,到了假节日,除了少数酒吧饭店开张外,家家商店大门紧闭;购物实在不便,不仅埋怨他们实在不会做生意,要知道假节日正是大好商机啊!原来他们也要像大家一样休息,或是与家人团聚。巴黎商店的招牌都不大,开门晚晚的,关门早早的,他们从不招徕生意,悠闲自在,顾客也不多,整个儿不想,至少是不急于赚钱的样子;这该从他们的民族特性上去理解:比较而言,法国人确实重精神享受,轻物质占有;他们处处讲究艺术,比如说职工食堂、学生食堂的桌椅也一定排列得错落有致,决不会整齐划一,像兵营似的;他们喜欢度假,喜欢坐露天酒吧晒太阳聊天,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绝无杂物,只有鲜花和供看报、喝咖啡之用的小圆桌与几把椅子。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