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留之间几多徘徊几多愁

七十万元培养一个“留学垃圾”,最后父亲不得不将留学德国两年的儿子接回国;在外国,一些中国留学生沉溺于吃喝玩乐和网络游戏之中,花钱如流水;还有一些学生因缺课迟到太多而在签证上惹麻烦……各种媒体上越来越多见有关留学的负面报道,在家长和学生的眼里,原本金灿灿的留学大道并非想象中那么绚丽。如今,在去不去留学的取舍中,他们有了更多的考虑。
留学时间表后移
家住市区伯爵山庄的黄女士,从儿子读初中开始,让孩子到国外留学就排上了家庭计划。
原本打算儿子高二读好后,就出国留学,在国外考大学,如今她的计划却有了动摇。她说:“前几年听到有关留学的都是好消息,但现在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事实并非如此,因不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而堕落的留学生不少啊。”黄女士还说,在国外读大学的孩子回国后,不一定能适应中国的国情,倒是那些在国内读大学后再出国读硕的,两边“水土都服”,可以留在国外做白领,也可回国找个好工作。她告诉记者:“我隔壁邻居的两个孩子在国内读了大学后再到加拿大、意大利留学,现在都挺不错。受此启发,我打算把儿子的留学时间表后移,让孩子国内大学毕业更加成熟后再出去。”认同黄女士想法的家长还不少,毕竟孩子出国留学去,就像一只断线的风筝,家长很难掌控。现在大家都只有一个孩子,赌的可是孩子的前途。
孩子自觉父母严格
“出不出去,孩子在外学得好不好,主要在于孩子本身。在国内读不好书的孩子,在国外照样读不好。”浦女士认为现在一些家长送子女出国留学其实存在一个逃避心理。
浦女士的女儿现在澳大利亚读高三,女儿对她说:“妈妈,如果按现在的学习精神和态度学习,我在国内考个重点大学绝对有把握。”浦女士说,女儿在国外学习非常认真,生活也很节俭,学校里的大部分女孩都打耳洞、化妆,只有她素面朝天。她一年的学费生活费总开销10多万元,而她的同学却要花上20多万元。她最贵的一次消费是在一次大考后和同学一起到外面吃自助餐,一下子花去了40美元,心疼了好几天,她还发短信给妈妈:“以后再也不去吃了。”而对于她的同学,外出吃自助餐是常有的事。为室友煮饭第一次赚到4.5澳元,她说舍不得用,要给父母买礼物。
浦女士说,女儿自觉,自己对女儿的管理也很严格。女儿用钱,自己都是一清二楚的,因为银行卡上都会有记录,你要注意这些钱该不该花。很多家长都听孩子骗,不停地寄钱到国外,反而造成孩子读书混混,吃喝享乐倒样样在行。她自己还经常在网上收集各类留学信息,读留学生的文章,看看要到国内发展读什么专业好,如果要移民则应学哪些专业。
让浦女士最感慨的是,孩子出去留学支出比国内大得多,但这种投入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有些东西孩子不出去是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的。现在女儿特别能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她说自己现在特别爱国,特别爱温州,还懂得做人要自强自立。这些都是用钱买不到的,“以前跟她说这些,她可是头一扭,埋怨我又讲大道理了。”
巨额投资后的回报
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常青藤名校等等,深深吸引了家长和学生,到国外求学,体验发达国家的生活工作方式、开阔视野丰富见识、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据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有84的家长打算送孩子去国外“镀金”。但巨额的投资却并不一定有同等的回报,有的学生进入了家长为其设计的理想轨道,但也有的学生却成了“留学垃圾”,钱像打了水漂,孩子在家长无法触及的遥远异国慢慢堕落……
来自乐清的王同学初三毕业后就到英国求学,先读了一年的语言,然后到一所英国很有名的私立学校上高中,女孩子很乖,但母亲还是一年四五次地出国看她陪她,逢年过节她也常回家探亲,在高中三年家里每年要为她花去100多万元人民币。今年王同学考上了英国一所著名的医科大学,现在每年的学费加上生活费可能要增加到150万元。对于王同学来说,她的留学生涯走得很顺,但如此巨额的投入是一般富裕家庭都无法承担的。
当初把读高二的儿子送出去留学,根本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局。市区的侯女士现在真是后悔不已。儿子学习成绩也很不好,在外面受有钱同学的影响,讲究吃穿的攀比,不断向家里要钱。现在让儿子回国他又不肯,觉得自己没面子,但在那里又学不到东西,一年还要二十多万元的花费,钱只能一直投下去,孩子的前途却是一片茫然。
理智安全最重要
有专家分析,造成“留学垃圾”有四个关键环节:留学生本人、留学生家长、留学中介公司和国外学校,前两个环节重在家长和学生的理智选择,后两个环节需要找一个有信誉的可靠的中介。因此,在一向喜欢跟风的温州人来说,要绷紧理智、安全留学的弦,为孩子的将来一定要仔细“排排阵”,不能掉以轻心,凭一时冲动。
专家提醒学生家长,安排孩子出国留学,首先要看看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出国,学习、生活的自觉性、独立性好不好?因为即使是在同一所学校就读,不同的孩子的适应性也不同。
学习都是有共性的,国外照样有考试,而且对平时的学习成绩、上课情况要求更高。对孩子的学习要具体分析,如果你的孩子是因为偏科,可以考虑送孩子出去读高中,因为国外大部分学校从高中开始就分科。但如果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差、各科成绩都不好,或有厌学心理,那么就要慎重考虑,因为国外的学校管理很松,读书更要靠自觉性。
专家还请留学生们注意,现在国内的企业家也都理智起来了,不再轻易相信洋文凭,“海归者”找个好工作也日渐不易,因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读书,要看的是真才实学。家长在投资和回报上还是需要慎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