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国放弃爱情?
—-出国之日,我们拉断爱情之弦
出国之前,我跟女友做出了一个最不想做出的共同决定:我出国之日,即是二人分手之时。机场送行的离恨别痛,至今仍感叹至深,二年多的爱情,就此而被生拉硬断。但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出国并不是令得我们分手的原因和动机,危机早已根植于我们姻缘之中,而出国充其量只是我们分手的一种方式和标志。
双方父母的不同意是其中最大的的阻碍。自古以来“忠孝两难全”,落在谁身上都是一道难解之题。对于“父母与妻子同时落水先救谁”的问题,我想永远没有满意的答案。我跟女友试图解开这个难题用了二年多时间,什么方法都试过了,什么努力都做过了,到头来却适得其反。
她父母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是我出身农村,人口多、底子薄、生活负担重,以后又有那么多穷亲戚、关系又复杂,深知其宝贝娇女肯定处理不来,少不得以后会吃些苦头。而我父母却也极不喜欢我的女友,说她对柴米油盐一窍不通,做起家务来简直惨不忍睹,所会就是花钱、疯玩、穿着打扮,而且精灵刁钻、花样百出,保不定他们老实巴交的儿子会被欺负一辈子。可能有人会说她父母庸俗势利,其实哪个父母又不这样?我前不久还亲耳听一个女孩讲过:她父母从小就告诫她绝不要与农村出来的男孩交往为友,更别说谈婚论嫁了。又或说我父母古板守旧、不通情理,但谁家父母又不是为自己子女好?父母如此作为其实更多的是在为我考虑,怕只怕我们婚后无甚幸福、成不好家。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终其一生都很少会想到自己,我们作儿女的在外面再能干风光,在他们眼里却还是小孩。出国的人里面很少见到有象我这样是从农村出来的,你们可能不知道在一个穷乡僻壤培养一个大学生会有多么艰难,每每想到父母为我们子女的倾心付出,我都会心痛不已。“百善孝行先”,所以我不想做让父母伤心的事。
我女朋友年龄比我小很多,性格外向、贪玩好动,是那种自己做不来事情、却能拿大主意的人。在追求她的男孩里面,个个条件都比我好,用她自己的话说:只需考虑怎样玩得开心,不用知道花了多少钱。而跟我在一起,她倒往往会主动考虑到支付的问题,尽量让我少花钱,知道我家穷啊。用她的话讲就是“倒贴到家了”;但是,“只要二个人能开心在一起,哪怕坐在街边啃吃五角钱一根的冰棍,也比跟人家去吃数千元的法式套餐来得开心”!这是她经常讲的话。我知道她是爱我的,舍其之外我不可能再找到象她这么爱我的人。而对于她来说,我几乎是她的偶像,我不是头脑灵活、善献殷勤之人,但我与生俱有的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更为吸引她。她之所以极力怂恿我辞职、考研、出国,就是因为她认为我以前的生活方式和所处环境对我的才华是个埋没,深信我会有一番大作为。当然,她的鼓励只是个外因,真正做决定的是我自己,这里并没有推卸责任之意。只是对于我个性而言,每当做出一个决定总是很难。
我不是那种善拿主意的人,我父母见我破天荒地不听劝阻定要辞职出国,知道又是那“小妖精”所使,于是矛盾更加尖锐、终于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父母倒不是认为出国留学不是一件好事,只是觉得对他们儿子来说出国之路太为艰辛,所以极力阻挡我辞职。更为荒唐的是,双方的家里人都分别到我们二人的单位闹过,以至于弄得她无脸见人—-这已经是她第二次为我失去工作了。渐渐地,我们二人都觉得累了,甚至聪明如她都想不出一个两宜之策。而且,俩人之间也经常为一些小事闹矛盾,各项合计,终觉心神疲惫。
当然,我们也可以远走高飞一走了之。但还是觉得这样做委实太过自私,于情不合、于理难通。难道为了二人的爱情,竟然要让双方父母四老伤心悲痛度完余生?我后来放弃移民也多半都是为父母考虑,只想早日学成回国再尽孝道。再说我女友也不想真有一场双方长辈都不到场的婚礼,她说如果那样将是她一生的遗憾。因为双方老人都斩钉截铁地说,即便结婚也没有人会来参加婚礼。
事情发展至此,举目四望,无一条是我们的爱情出路,这样,才不得已做出分手决定,并以出国为限。因为要是我们都留在国内,即使做出决定亦断然难以分舍。有人称是“痴情女子负心郎”的现在版。但事实上,分手之决定,是经过二人长时间反复考虑后由双方共同商量做出的,并非任何一人单方面的意见。何况这样一个冰雪聪明、美丽活泼、爱我至深的姑娘,如不是身陷如此绝境我又怎会舍得?既未“厌旧”,又无“喜新”,又怎担得上“陈世美”之名?
来法后,我在给她的信中有这样一句“经典”之言:如果我们终成眷属,你是我的爱人;如果竟成银河之隔,你是我的恩人。
愚孝也罢,负心也好,各人心里自有一套准则。说此一番并非为自己开脱,人本来就要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承担责任。如果我是对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果我错了,“天地自有公平在”,一切都有轮回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