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较穷人容易验肠癌比例高一倍半

一项安省研究显示,与贫穷人士相比,富裕的加拿大人较容易接受结肠直肠癌检查。但无论入息高低,处於高风险年龄的人群中只有约五分之一接受检查。结肠直场癌若发现得早,有可能保住生命。这项研究历时5年,从1997年开始至2001年底结束,调查了160万年龄在50岁至70岁的安省人。研究发现,仅21的人接受了任何种类的诊断性检查。在今年,逾19,000名加拿大人将被诊断为结肠癌,其中约8,300人将因此死亡。

研究还发现,高入息者倾向於接受诊断性检查。较为富裕的人士比低入息者能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比例高一倍半。结肠镜检查是发现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的最有效工具。

本研究负责人、多伦多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INSTITUTEFORCLINICALEVALUATIVESCIENCES)高级研究员拉碧妮可(LINDARABENECK)指出,这项研究再次证明,尽管存在全民医疗保健体制,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加拿大人仍然比经济地位低下的人获得更多保健机会。

拉碧妮可指出,21的检查比例是相当低的,尤其是本次研究将任何种类的结肠直肠癌诊断性测试方法均包括在内,例如粪便中血液、钡餐X线检查至结肠镜检查。

另外,五分之一的人中不仅包括接受预防性检查的人士,还包括了已经出现癌症症状的病人,例如直肠出血及贫血等。

按照全国性指引,年龄50岁以上者应当接受结肠癌检查,而对於那些有家族病史者,接受经常性普查的年龄甚至应当更早。

拉碧妮可指出,并不了解为何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更多接受结肠癌检查,也许一方面原因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受教育程度高,了解国家指引;另一方面,医生在为不同经济地位的病人提供检查种类也存在差异。这项研究的报告发表在周二出版的最新一期「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ANADIANMEDICALASSOCIATIONJOURNAL)上。

许多被诊断为结肠直肠癌的人并未出现早期症状。而且病人的症状并不一律。如果怀疑有以下问题,当事人应当趁早去看医生:

粪便中有血迹(可以是鲜红色或暗红色);

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之下,大便习惯改变,例如腹泻、便秘或两者兼而有之;

经常性或持续性痉挛超过数天;

粪便形状比平时细小;

腹部不适(持续性胀气、饱胀感或痉挛);

经常性胀气疼痛;

强烈及持续性需要排便的感觉,但排出极少粪便;

排便不干净的感觉;

在没有明显原因之下体重下降;

持续性疲倦乏力。

另外,一些人士比普通人群罹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要高,这些人士包括:

家庭成员中有结肠直肠癌患者;

已经被诊断为肠道息肉者;

罹患炎症性肠道疾病者(溃疡性结肠炎或局限性肠炎);

有遗传性乳腺、子宫或卵巢癌家族历史;

年龄在50岁以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