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非的留学经历:破碎的梦还在继续

受访人简介:夏倩茜,原南非戴慕灵学校的一名中国小留学生。“戴慕灵骗局”被揭穿后,她选择留在南非打工。
那一刻,我才懂得什么叫“欲哭无泪”。同学们当中有一些人走了,但我知道自己必须留下来——为了贫寒的父母,为了供我留学的姥姥,也为了有机会再圆那破碎的留学梦。
2001年11月23日,我怀着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留学美梦,在家乡沈阳告别父母和同学,登上飞往南半球的航班,飞行1万多公里,越过浩瀚的印度洋,来到了被称为彩虹之国的南非。
踏足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后,我们才发现自己被国内中介欺骗了。这之后的事情大家通过《国际先驱导报》和中央电视台“3·15晚会”都知道了。在这里,我们的生活条件极差,8个同学挤一套房子,住上下铺,吃的几乎是猪狗食,好好的牛奶还要掺水;而最令人气愤的是:我们是奔着英国牛津大学的文凭来这里留学的,而现在……
我在戴慕灵的比勒陀利亚和德班两个分校各学了3个月的英语课,两个学校都没有正经的教材,一天一片纸,语言班同学都是我们中国人。我花了七八万元钱,学了6个月,还是没能过语言关。
我的家境不是很好,父亲是下岗工人,母亲是环卫工人,我出国靠的是姥姥的养老钱。而今钱也花完了,最后我决定不上这个戴慕灵了。想回国回不了,想读书又不成,实在是无可奈何,去年10月我想方设法在一家中餐馆找了一份活儿,作为权宜之计。
我在家是独生女,平时父母都宠着我,为了能让我好好读书,家里的活儿都不让我干。而现在我的环境变了,我只能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了。
我打工的饭店离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不远,中午的客人不多,晚上比较忙。客人最多时有100多人,大多是在南非的华人和来自大陆的中国人,也有些白人和黑人客人。我们的饭店只有两个服务员,还有一个黑工。我每天早上10点就得到饭店开始一天的工作,先是打扫卫生,擦桌子、玻璃台面,折纸巾,直到下午2点才休息一会。
到了下午5点,我们就要做好晚餐的准备工作,摆好饭桌上的碗筷、酒杯、茶杯。客人来了,就负责上茶送菜;要笑脸相迎,侍候好每位客人,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能回家休息。抽空挤点时间学学英语,但总觉得没什么长进。每天就这样混日子打发时间。在这里既没有电视可看,也没有电脑上网,就连最有名的桑顿商务中心都没去过。
老板给的钱不多,每月800兰特(大约800元人民币)的工资,但负责吃住,平时靠的是饭店客人的小费,平均每月有1500兰特。
我现在主要的消费是手机费,身在异国他乡,平时想家、想亲人,靠的是手机打越洋电话。由于南非社会治安不好,犯罪率很高,我在德班上学时手机还被黑人给抢了。
我现在非常想念在家的日子。我的留学梦已经破灭,觉得这里的日子没有意思,要是能在这里继续念书,我还是想继续读书。如果不行的话,我赚够了钱就回家,我不想在这个鬼地方久呆。每天这样打工有何美好前程,我的前途在哪里呢?想想真是茫然,可我还得这样过着,为了有一天能再圆那一份虚无缥缈的留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