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04年1月10日参加了一次北京地区的雅思考试,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考试,加上自己准备时间并不是很充分——基本上是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复习——总之经验不是很足,而且刚开始考试时(考听力前几分钟)还很紧张,成绩不是很理想,不过还是有些感想和大家分享。
考前复习:我花在阅读和听力上的时间比较多,先分类做练习,然后做整套的。由于我本人就是英语专业毕业,所以并不存在太大的理解与词汇上的问题,关键是对时间的把握与心态的调整,比如说听力如果能有机会听第二遍,基本上可以改正所有的错误,而问题的关键是没有这个机会,磁带只可能放一遍,所以要求我们学会在这一遍里集中精力、把握住机会。平时复习时多做做听写绝对是很有帮助的,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锻炼你的耳、手的协调、灵活性,而且非常能提高你的反应速度,以及对英文的敏感性。写作最好能做到每天不停笔,也就是至少每天得写一篇。口语由于我平时讲课天天都在用所以基本上没有单独复习,只在考前几天看了一下都有哪些常考话题。
考试:10号上午我提前到了考场准备入场,可是外籍考官对我的身份证产生了疑问,英国使馆文化处的中国官员经过检验认定了没有问题才让我入场,虽然并没有耽搁太多的时间,但对我的心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场后我赶快坐下,用耳机听听音乐,放松一下,调整一下呼吸,尽量在考试正式开始前完全平静下来。不过我所在的考场有比我更倒霉的,直到开考前最后一分钟才让入场,出现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到考生的心情和发挥。
考试从8:40开始,先考听力,刚开始考时特别紧张,甚至能感觉得到自己的心跳,大概两三分钟后心跳才恢复正常,渐渐进入考试状态。听力第一部分是关于学生租房的对话,第二部分是一次游览的导游独白,这部分有一个游览地区的地图,第三部分是学生做市场调查,最后一部分是一位教授的讲座。整套体并不算难,但是在个别题上,可能还是我精力不是非常集中的缘故,没有听得很清楚或是漏听了。
听力完了紧接着便是阅读。阅读的感觉相对要好一些,题不难,所以在时间把握上比较充裕,只在一道题上卡住了,不过这道题浪费我的时间不少,而且很可能还是错的,所以学会放弃的确很重要。第一篇阅读是海底火山爆发,其实在网上已经出现了这篇文章原文以及考生回忆的试题,而且还非常详细,可惜我从来不背机经,考完当晚上网才发现为时已晚,不过对照了一下好像我这篇阅读好像没有做错题。第二篇文章也是考过的,叫“食物的真正代价”(TrueCostofFood)。先是四道Matching,“Whichparagraphmentionsthefollowingthing?”然后是四道T,F,NG,接下来是Summary。第三篇阅读也曾经考过,“ChangesofLanguage”,第一部分还是Summary,接下来有七道T,F,NG,最后是三道Matching。我的问题好像是出在第二篇阅读的T,F,NG上,有一道题耽搁了我不少时间,到最后我都没有把握,只好根据T,F,NG这三种选项的分配猜了一个。
阅读后是写作,小作文是一个表格,比较四个国家的人口、婴儿死亡率、男女的受教育率。大作文要求就女人要不要跟男人一样加入武装部队发表看法。我第一部分的用时超过了20分钟,当时有点紧张,然而第二篇文章写完时我发现又写快了,还剩下整10分钟,所以我后面的时间都是在检查拼写、语法错误,对句子结构多样性并没有太大帮助。
我的口语被安排在了下午的17:40,中间的等候是很痛苦的,我在北语南门的一家咖啡店要了一杯咖啡,坐了两个多小时回忆上午的考试题,并把大部分写下来了。到下午三点半左右我已经实在没事可做了,于是决定提前进候考室。非常幸运的是我进去没多久考场协调老师就让我提前去考试了,所以我建议大家都早点去备考,你很有可能不用等那么久。我的考官是个30多的光头男子,说话很客气,不过面无表情,这种人最容易使恨招,结果也证明了这种观点。大部分的话题都是围绕我的工作展开的,穿插了一些关于饮食、健康的话题,卡片部分是让我陈述我的一段学校生活(什么性质的学校、学校大小、给我记忆较深的事情)。感觉自己在口语上的发挥上还不错,基本上没有出什么语法错误,不过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在第一部分说得太多了,一般来说第一部分每一问回答三四句话就够了,也许正是这一部分影响了考官对我的印象。
考试总是很痛苦的,不过正像英语谚语里说的“Nopains,nogains”,要想收获,先要经历痛苦,只要这种痛苦经历是值得的,希望我的一点经历对各位将来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Richard
北京二外留学中心雅思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