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第二篇:年龄因素

上次谈了什么样的人适合出国,那么什么样年龄的人比较适合出国呢?如果是有什么人事先给你安排好了一切,你来了以后生活无忧的话,我想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另外,如果你作为小辈和大人一起来,或者一来就有六七万美元的收入,那也是不错。如果你不属于以上的情况,二十岁到四十岁的人是比较合适的年龄。二十岁以下,人太小。最近低龄出国的人很多,我自己也帮过类似的case,也看了许多报道。现在大家都是一个孩子,大人都望子成龙。问题是,中国的家长在要孩子做这做那的时候,很少考虑孩子的感情需要。十几岁的小孩对大人还是很有依赖的时候,你就要他出国搏杀,小孩出国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往往是人性中最基本的东西,如父母的爱和关心。因为是大多数人家都是一个孩子,在国内时,父母对孩子是百般的呵护,小孩的自理能力都不佳,现在,你突然要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一人到万里之外孤军搏杀,实在是太勉为其难了。中国社会是极具竞争性的,大家都是在拼搏,父母自己的经历是他们体会到,与其在中国奋斗,还不如让孩子到国外,在一个较的起跑线上。另外,做父母可能想的是,我省吃省用,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你,这难道不是爱吗?但其实,孩子这时最需要的是父母能本人在他的身边。平时再嘴硬的孩子在美国最怕的可能还是孤独。话要说回来,十几岁的孩子的确也可以出国,如果母亲一起来,整天陪着,那是一个好主意。如果母亲还要来打工维持生活,那就免了,因为无法照顾好小孩。台湾的有些父母会自己亲自把孩子送到美国,并陪读,或者他们会请一个佣人专门到美国来陪小孩。当然,他们也不是每人能有经济实力做到这样,大陆父母更难了。因为年龄小的孩子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在国外适应很困难的话,往往不到一年就打道回府了。但适应的很好的话,住了几年以后,对中国变得很淡漠,没有什么归属感,很难认同中国的文化。我记得在文革后77年时,有一批高考后直送欧美读本科的留学生,年龄很小,后来其中很多人都和当地人通婚了,中国对他们来说是太远了。即使父母有钱,也有问题,我在几年前的LosAngelesTimes看到,有些台湾父母,送子女来美读中学,在洛杉矶买一栋房子,每月再给三千美元的生活开销,每年也来看几次。但孩子最要的还是家庭的感觉,结果不少人成为帮派分子,因为在帮派中,你可以得到归属感。说道大陆的父母,很多人凑几十万人民币都吃力,有几个人有如此的奢侈?当然在北美,一来就买新车新房子的大陆小孩也有的是,但不是主流。而且又有几个父母能签到证呢?我对低龄出国的看法是,父母往往是用培养孩子,对孩子好作为借口,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为了他们自己:首先,这可以弥补他们内心的一种缺失,他们当年由于个人,家庭,社会原因没有机会出国,现在让孩子出国可以解决自己的遗憾。另外,有一个孩子在国外留学,在众人面前是多么的有面子啊。至于,出国是否真正对孩子成长有利,和这种重托对孩子是巨大的压力,他们考虑的比较简单,因为他们感到他们在金钱上出了巨大的牺牲,孩子应该有义务拼死一博的。出国使小孩成了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往往把父母和小孩之间的关系变恶了。另外,现在出国,都是想让孩子读能发财的东西,至于孩子是否有兴趣,这都无所谓。这是很可悲的。当然,我也不是说出过越晚越好。来的太晚也不行,在国外,时间的长短是太重要了。时间住的越长,你的社交网络和经济基础都完善。除非你特别能干或有好运气,否则很多事都是讲积累的。很多“先天不足”是可以用时间来弥补的。来了十年的人和来了五年的人比往往有很大的优势。如果你四十多岁才两袖清风地来美国的话,太晚了。美国有不少人经济独立的人(financiallyindependent)到了五十岁出头都退休了。这个星期,我在加州大学正好工作满九年。因为我平生一直是吃大锅饭,从来没有想到干一番大事业什么的,满脑子都是一些听上去没有志气的东西。比如,我有时想到,我在上海的那些时间都浪费了。因为照最近加大的新规定,每个人的工龄可以从打学生工时算起,我的有些同事年纪轻轻,工龄一大把了。如果我把上海的工龄算上,那就不得了了。我想国内现在都是很有竞争体制,整天算工龄的人大概也不多了。我也实在算得太精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