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先驱导报》综合报道,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高等教育开始真正意识到招揽国际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1998年德国高等学校框架法的第4次增订,更是推动了德国高校全面招揽外国学生的热潮。
外国学生涌向德国大学
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的倡导下,德国向亚洲、美洲和东欧的各类人才大招其手。这一政策的确产生了明显成效:在德外国大学生数量近年来一路飙升。现在,在最吸引人的外国就学国的行列中,德国已经占到了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9/2000年冬季学期,德国一共有11.9万名外国学生;在2002/2003年冬季学期里,德国高校共有193万学生注册,其中22.4万人(占11)是外国人。在大学新生里,外国学生甚至占到了16的比例。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统计,目前在德国高校就读的外国学生的毕业率低得惊人。德国吸纳外国大学生,本来是为了使德国大学国际化。但近年来,在德国大学里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的外国学生比例越来越少。据亚琛工大透露,那里8年前注册入校的外国学生中,至今只有1/5学成毕业。
限制留学新招亮相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亮出新招,对申请第二学位的外国学生进行预先测验。外国学生在正式申请某个学校和专业之前,要预先完成该学校通过因特网发出的论文题目。只有通过这一测试的申请者才能把材料递交到目的学校。由于引入预先测验,一些学校的申请人比去年减少了一半,但申请成功率却提高了,同时也减轻了高校外办的工作量。
现在这一方法还是由各大学自己尝试进行,不存在统一的测验。不过DAAD表示,今后将引入一个广泛适用的测试方法,并推广到招收普通第一学位申请者的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