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得教育结构和制度

    据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的资深留学顾问介绍,新加坡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即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主要由私立机构负责,教育部正在逐步扩大在小学开办预备班。新加坡实行小学免费教育,中等教育相当普及,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也迅速扩大。

1.小学教育。新加坡政府规定,小学入学年龄为6岁以上,实行小学免费教育。1992年,新加坡的小学共有187所。在小学教育阶段,实行“两种语文”(英语和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等民族语言)教育,基本课程有语文、算术、自然、公民、体育、音乐、美术等。1977年小学取消自动升级制,学生毕业必须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小学离校考试(PSLE)”。

1979年开始实行小学教育的分流制度,即在小学三年级后,根据学生的成绩设置三种不同班级:(1)普通双语课程。小学三年级成绩及格的学生,将修读两种语文和其他课程,以6年时间完成小学教育。(2)延长双语课程。小学三年级成绩不及格的,但在一、二年级成绩良好的学生编入此班。修读课程内容和范围与普通双语课程相同,但要以8年时间完成小学教育。(3)单语课程。供小学三年级成绩不及格,在一、二年级成绩也不佳,再经过测验后仍被认为不可能通过小学离校及格考试的学生学习。在这一类课程里,学生修读一种语文,8年完成小学教育后,可参加工业与职业训练局举办的职业训练课程。1991年开始,实行新的小学教育分流制度,即在小学四年级以后进行分流。

 

2.中等教育。新加坡的中等教育发展较快,1992年共有中学127所、自主学校8所、初级学院14所。新加坡的中等教育,一般包括初中、高中和大学预科三个阶段。

1981年1月起实行新的中学教育的分流制度,根据学生的成绩设置三种不同的班级;(1)普通课程。学习这类课程的学生必须修两种语文和其他科目,学制为五年,在第四年级结束时参加“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考试及格者可继续学习一年后,参加“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考试,考试不及格者则参加职业训练或就业,(2)快速课程。学习这类课程的学生同普通课程班一样必须修两种语文和其他科目,但学制为四年,可直接参加“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考试。(3)特别课程。这类课程是为小学考试成绩最佳的约8%的学生开设的,要求以第一语文的水准同时修读两种语文,学制也为四年。在大学预科阶段里,根据学生的“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考试的成绩,也进行分流,成绩优良者进入两年制初级学院,其余则进入三年制大学预科班。

 

3.职业技术教育。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原先主要通过工业与职业训练局所属的职业技术学校和其他政府训练机构来提供。1992年4月成立的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接替了工业与职业训练局的职能,为离校学生和在职职工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训练。

目前,工艺教育学院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由10所训练机构为离校学生开设的技术与商业学习课程,修业期满,可分别获得工业技术师证书(ITC)、国民技术证书(NTC)、商业教育证书(CBS)、职业技能证书(COS)。其中,工业技师证书课程设置、5门课程,期限2年,培训专业技师和管理人员;国民技术证书课程的期限l~2年,训练熟练技术工人。它划分为三级以鉴定其技术级别;第一级证书(NTC─1)授给工艺高超的技能者,第二级证书(NT─2)授给完成全部训练课程的技能者,第三级证书(NTC─3)授给已掌握某行业基础知识与技术者。同时,工艺教育学院还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教育与训练课程、职业基础教育课程、徒工训练课程等等。

 

4.高等教育。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国家行政、经济、科技、教育以及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它由2所大学和4所学院组成,即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于1980年8月8日,由原先的新加坡大学(创办于1905年)和南洋大学(创办于1956年)合并而成。其主校园位于肯特岗,占地150公顷,离城市中心约12公里。国立大学拥有8个学院和53个系。其8个学院为:建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商业行政学院,牙科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此外,还设有管理、医学、牙科、工程4个研究生院,并设有3个现代化的专门研究机构,即系统科学研究院、生物与细胞研究院、微电子研究院。在各类研究院中设有20个研究中心;如商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光电子研究中心、磁学技术中心无线通讯中心、原产品研究中心等。目前,新加坡国立大学已发展成为现代化、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1992/1993学年度,国立大学共有在校学生14922人,研究生2626人,教职工1568人,研究人员628人,拥有藏书173万册,期刊17095种。

南洋理工大学其前身为南洋理工学院(创办于1981年),1991年7月1日正式升格为大学。主校园位于裕廊。它拥有6个学院,即会计与商业学院、应用科学学院、传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每个学院均设立由工商企业家、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各学院开设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课程,同时还通过“工商附属计划”为学生提供实习训练。该大学内设有各类现代化专业研究机构,如制造技术研究所、企业发展中心、现代建筑研究中心等;还设有国立教育学院,创办于1991年7月,由原教育学院和体育教育学院合并而成。国立教育学院的校园位于武吉知马,学院下设艺术、理学、教育和体育教育系,主要培养各级各类的专业师资力量。1992/1993学年度,南洋理工大学的在校学生达9900人。

新加坡理工学院创办于1954年,是新加坡国内创办最早的理工学院,它已培养出各类技术与管理人才6.1万人。目前,该学,院设有有关工程、商业、海事等20个专业;其中,包括由新日软件学院提供的设计与系统专业,以及与海、陆、空军相关的专业。在校期间,学生一般用一半时间在实验室或工厂进行实践,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为期14周的工业训练计划。此外,学校还开设有20多种短期专业,如商业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维修、食品制造技术、电力及控制系统、机械学、工业技术、电子通讯等,并设置法,德、日语课程。同时,还选派学生到海外参加实践与训练,1992/1993学年度,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在校生共有17800人。

义安理工学院创办于1963年,已培养出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3万人。该学院现有10个系,设有会计、银行金融服务、生物技术、建筑管理、建筑工程、商业、电脑、电子工程、电子与电脑工程、环境工程、大众传播、机械工程、造船工程等16个专业。

淡马锡理工学院创办于1990年4月6日。拥有3个校园,即格兰芝校园、金声校园和史德林校园。目前,在校学生人数为2300人,学院下设商业、设计、工程、资讯技术与应用科学5个系,设置有12个专业,学制3年。商业系开设有商业、法学、经营管理、旅游管理专业;设计系设有制图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专业;工程系设有电子和机械专业;资讯技术与应用科学系设有软件技术专业。此外,还开设非全日制管理、工程、资讯技术等课程。

南洋理上学院创办于1992年4月,分布在义顺、裕廊、中巴鲁、欧南园等4个校园。设有商业管理、医学、工程和资讯技术4个分院,11个专业。商业管理分院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与休闲服务、风险与保险管理、银行金融管理专业;医学分院开设有护理、职业疗法、理疗、放射疗法专业;工程分院开设有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制造:工程专业。1993年初,新加坡政府将由经济发展局属下的技术训练学院(德新学院、法新学院、日新技术学院)转交工程分院管理;资讯技术分院开设有资讯技术专业。1993/1994学年度,南洋理工学院在校学生约2260人。

总之,新加坡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殖民地遗留下来的单一落后的教育结构与制度,逐步形成了以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较好。这不能不归功于颇有成效的新加坡教育体制的改革

 

本文来源于新加坡意腾国际旗下: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

致力于新加坡教育、新加坡房产、新加坡投资移民、新加坡学生公寓、新加坡酒店、新加坡签证等推广及开拓。详细咨询请拨打中国客服咨询热线:400-7160816。新加坡详细咨询请拨打(+65)6737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