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新加坡自治政府上台执政50周年。在国庆庆典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回顾了过去半个世纪这个国家历经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展望了在未来50年间新加坡将如何发展。
从一个水路贸易中转站到如今高楼林立的国际大都市,从住房、娱乐、教育到生活方式、经济等各个领域,似乎很难想象短短50年能让一座城市取得如此令人叹服的发展。今天,这里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需求和喜好和生活方式选择如何安家落户,还可以在茶余饭后选择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无论是艺术文化活动还是融合各国风情的饕餮盛宴,甚至是挑战自我的极限运动……,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最爱。
安居于此
近年来,新加坡的居民住宅选择越来越多,这里的新老居民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方式等要求找到合意的住房。在中央商业区,将有九万多个新单元即将入住黄金地段,占据绝佳的地理位置,将新加坡高楼林立的天际尽收眼底。从坐落于滨海湾沿岸的住宅大楼上眺望,人们可以领略到城市新建的水库和滨海湾金沙度假村的美景。而环绕四周的美丽的公园和海湾花园将和和纽约的中央公园一样,成为CBD商业区的“肺部”,让忙碌工作的人们得以在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景致中放松身心。这些新的住宅集高尚都市生活、环绕绿地、休闲和娱乐为一体。
假如您崇尚顶级奢华的生活,那么座落于乌节路延伸路段的一座在建的六星级酒店式公寓一定能满足您的需求。这座顶级公寓距离最新的高档购物中心名店街仅一步之遥,彰显着无可匹敌的奢华。
若想要远离都市的喧嚣,那让我们放眼魅力万千的休闲度假胜地圣淘沙。这座岛上即将落成一个优质的住宅区,北扼中国南海海口,这里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黄金地段海湾生活方式。更令人兴奋的是,这里还将建成一座游艇码头。另一个新的住宅区将落户新加坡东部海滩,拥有无与伦比的海景,触手可及的沙滩,爱好户外运动的人们在这里可以每天骑车、慢跑或是仅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于阳光、海水尽情嬉戏。
多彩生活
除了新建的住宅区,新加坡也在努力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将于2010年竣工的体育中心将为体育爱好者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运动设施。这也是新加坡致力于提升体育事业,培养冠军级运动员的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项计划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设立一个体育专科学校,提供良好的训练和学术教育环境,让更多的青少年实现运动员的梦想。
两个综合型度假村,即,滨海湾金沙度假村和圣淘沙名胜世界度假村将先后在明年完工,届时,将为游客提供多种美食、娱乐和休闲项目。同时落户圣淘沙名胜世界度假的还有东南亚地区首个环球影城,而滨海湾金沙度假村也将隆重推出艺术科学博物馆。
新加坡的城市复兴规划中,在教育和博物馆方面进行重点投资,以期通过创造更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媒体氛围来提升城市形象。这些投资项目包括Asian Civilization Museum(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和Peranakan Museum(土生华人博物馆)。2013年开业之后,新加坡国家艺术馆将成为亚洲艺术文化的创造、研究和交流中心,以及东南亚艺术领域的新的焦点。该艺术馆还特意包括了一个儿童馆,让小朋友们在寓教于乐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专注于亚洲艺术市场的一些亚洲拍卖行则已早早行动,在艺术馆附近成立了办公室,开始定期举办拍卖活动,并为来自新加坡和亚洲地区的贵宾们提供咨询服务。全球两大拍卖行,Christie’s和Sotheby’s也相继在新加坡设立了基地,以期在东南亚艺术市场中占取先机。去年,新加坡自由港已经开始为高价艺术收藏品提供综合的物流和储藏服务。这也是全球提供艺术品储藏服务的最大的自由港设施。
在教育领域,像Yong Siew Toh Conservatory of Music (楊秀桃音乐学院),School of the Arts(新加坡艺术学院), DigiP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迪吉彭理工学院),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蒂诗艺术学院), 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拉萨尔艺术学院)等等私立学校相继开展了新增学科,包括音乐、艺术、互动数字媒体和电影制作等等。
此外,新加坡政府也鼓励市民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帮助市民既能无障碍锻炼又能同时置身于浓郁的绿色之中,新加坡计划用几年的时间建成超过360公里的公园廊道,让整个城市的公园都相互衔接,人们可以骑着车或是慢跑着穿越城市,尽享阳光、绿意和新鲜空气。当然,有孩子的家庭就会有更多的好去处了。新加坡政府的计划中还包括了为小朋友们建设的专属休闲设施。例如Jacob Ballas儿童公园,这是亚洲唯一以小朋友做主题的公园,设立在在新加坡的植物园内,所有的设施都为小朋友精心设计,让他们亲近大自然之余,更可从中学习知识。
投资未来
新加坡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要想切身感受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没有比置身其中更好的办法了。新加坡政府正致力于提升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竞争力,使这座城市对新老居民更具吸引力。当然,除了生活方面,新加坡也正在回顾其经济战略,努力使这个国家更适合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的投资。在下一期中,我们将着重为您介绍新加坡经济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
投资教育
一、新加坡教育投资政策的特点
新加坡于1965年建国,现有人口400多万,国土面积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自然资源极端贫乏,依赖进口,却是世界上经济富有的国家。这与该国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政策有关,尤其与教育投资政策密切相关。新加坡的教育投资政策具有投资力度大、教育投资政策延续性强、教育经费效益高以及全体国民重视投资教育等特点。
1.教育投资力度大,且执行力强。
影响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政策的因素有好几种,诸如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法规、人口、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发展规模等,其中国家政策法规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政策具有极大的导向功能,国家对教育的期望而形成的教育投资政策将引导着教育投资的力度及其配置措施。在新加坡工业化起步阶段,政府充分认识到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提出将国民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并大规模用于诸如教育等方面的建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则提出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以及设立教育储蓄基金等措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政府更加重视高科技投资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领导的言行是影响执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加坡教育投资政策有效地贯彻实施与国家领导的执行力强有很大关系。李光耀总理就在不同时期通过演讲等方式来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各级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各类行政资源并使其高效运作的能力,也是有效实施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加坡,政府采取部级官员兼任其他部领导的措施以方便各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资金的流动。如1982年被誉为“新加坡经济发展之父”的吴庆瑞博士在担任副总理的同时又是教育部长;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教育部长尚达曼先生当时也兼任贸工部部长。
2.教育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极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投资政策一旦制定公布,在一段时期内不应随意改动,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一项科学合理的政策的稳定性还表现在时间历史链中的承接性,亦即延续性,指政策本身确保稳定并被持续有效执行及其对后继政策具有的积极影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完善与延续。根据这一特性,教育投资政策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能否延续对于教育能否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新加坡历届政府的教育投资政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始终坚持大力投资教育。不论是李光耀执政期间,还是吴作栋或李显龙,都始终将教育经费支出列为仅次于国防的第二位,而且,不管其经济条件如何,该政策也没有随着国家领导人的更迭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1965年建国初期新加坡政府投入6300万新元的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总金额的24%,这在当时是相当罕见的;1997年,新加坡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该政府投入教育的经费达到42.6亿新元,比1996年度的35亿新元增加了7.6亿新元。在经济态势较好时期更是如此,如1990年和2006年分别拨出19.7亿新元和69.7亿新元教育经费。投资教育具有数量大、见效慢、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如果决策者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极强的教育投资意识以及延续这一政策的决心,就不可能持续地将大笔经费投入教育事业,因此可以说新加坡最高领导人在教育投资决策方面具有同一性、延续性与坚定性。
3.教育经费使用效率高。
新加坡政府及学校内部都非常注重教育投资成本与效益的核算,重视科学决策,注重教育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教育设施的充分利用以提高资金的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教育系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教育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师生、教育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人力资源比例结构以及教师与课程工作量、毕业学生数比例分配的合理性。为了节省教育经费,新加坡的师生比比较合理,教育经费的大部分用于人员经费。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该大学每年教职人员经费占经常性开销的70%,招聘的后勤人员要求具有一定专长并能担负这些专项工作,通常都经过职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大多数教学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并规定每人每年至少一次的培训机会以提高教学质量。新加坡管理学院的主讲教师则大多都来自国外联办大学,课后要进行严格的评估以督促教师认真工作。这种机动的教师聘用体制在为国家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能获得收益,1993年,该大学就额外赢利1000万新元。
二是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也非常注重经济实惠。如在建筑设计和用材方面,新加坡的大学大都不追求豪华,也不盲目攀比,在美观、大方的前提下,尽量考虑适用性,达到物尽其用。当然,也不会一味强调节约,该花则花。如南洋理工大学内凡有车站的地方,都修建有阳光棚长廊抵达公寓、教学楼或办公楼,仅该工程就花了300多万新元。为有效使用政府拨给的教育经费,高校内部的教学设施、设备资源通常采取共享的方式,而大型建筑则面向国际招标,有的还引进市场管理的机制。如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办公设备及其他维修和辅助设备等,大多通过计算机联接以供更多人共同使用。此外,还通过设置4学期(每学期10周)进行交错教学以及委托服务机构集中管理等措施,解决教室利用率低的问题,使每个教室的利用率达到每周37小时(澳大利亚26小时,美国22小时)、教室座位平均使用率达到71%(澳大利亚58%,美国55%)。
4.营造重视投资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是新加坡政府制定有关法律条文等强制措施保障学生和成人以及公务员等接受教育和培训。为了保证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明文规定可证明确实无力支付学费的家长,如“完全丧失劳动力”、“在银行没有任何存款”以及“完全得不到亲友资助”者可以从政府获得多种教育资助。总之,新加坡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政策逐渐改变了全民的知识观念和人才观念,形成了整个社会重视投资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是合理的收入分配与用人机制也是激励个人积极投资教育的良策。为了突出其教育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关心教育、愿意掏钱接受教育,新加坡政府规定每个人的择业、收入和待遇都与其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才能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会谋到收入高的好职业。而这种长期采取按“质”付酬、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协调和激励人们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措施,在新加坡形成了全民乐意投资教育的良好风气,同时还反映出该国国民拥护政府发展教育的决心以及对教育投资的坚定信心。
本文来源于新加坡意腾国际旗下: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
致力于新加坡教育、新加坡房产、新加坡投资移民、新加坡学生公寓、新加坡酒店、新加坡签证等推广及开拓。详细咨询请拨打中国客服咨询热线:400-7160816。新加坡详细咨询请拨打(+65)6737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