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生学习经验

留学都要经历的Price Sensitive Period

只要是出国留学,一开始没有不对当地物价敏感的。来新加坡时,我带了一些人民币,后来去乌节路一家印度人开的money exchange那里,除以4.7多换算成新元,花钱的时候,心里不由自主地就开始还原,乘回4.7多,发现自己开始心疼了。举例说明:一个塑料脸盆,国内5、6块人民币,这边7块多算是塑料比较厚的了,但是是新币,于是乘以4.7,自己为了计算简单一般是乘以5,就是35元人民币,还是我们国家物美价廉啊。理一次发,附近的理发店adult cut 10元,student cut 8元,children 6元,再乘以4.7多,接近50元人民币,而且这里洗、吹、刮都要分别另行计费,有次楼下的理发店搞promotion,只要3块,自己进去,被剪草般胡乱搞了3分钟了事,后悔不迭,拼命怀念我们国家的劳动力是多么低廉。正因为如此,我非常理解自费留学的同学,做出决定一定要谨慎,一旦决定切莫虚度光阴。

不过相对本地收入来讲,物价就显得便宜了。新加坡人的工资,国大、南洋理工毕业的学生,一般都能拿到2000左右吧,刚刚博士毕业在NIE任教,一个月会有6000左右,NIE的副教授每个月大约一万多,教授的数量很少,因为据说教授的工资奇高,所以不会轻易赐予教授头衔。饮食一天基本上十元新币,就可以吃得很好,三块钱的饭里,就可以有鱼,买房的负担,也比较轻,大部分人住在政府组屋里,一个家庭,需要大约四、五年就可以还清。这样一对比,我们知道新加坡人还是比较富裕的。

一段时间过后,特别是当我们的账户上有了钱之后,我发现大家对于价格不那么敏感了,毕竟生活还要继续,该买啥买啥,听演唱会的有、看F1的也有、买名牌衬衫挂在衣橱里欣赏的也有,我们似乎已经重新走上了国内生活的轨迹。

有一次差点没交作业

NIE的教学方法,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也是我们在国内比较少用的,是这里很看重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一是上课结组讨论使用较多,二是大量的presentation。有人说:Singapore is a fine country, 我想说:Singapore is a presentation country。Presentation的作用在于,促使学生大量阅读,专题研究,或许会培养出学术兴趣;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在短期内迅速做好准备,和别人分享;由于一个小组的各个成员获得同样的分数,每个人都会拿出绝活,相互帮助、分享,共同提高,当然也需要沟通、协调、甚至妥协,培养了团队工作能力。不得不提的是,在presentation合作的过程中,在新东方突出个人能力的环境下成长的我,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比自己更强的人打交道。

NIE的教学硬件设施是一流的,比如Blackboard系统。学生需要进入该系统,查看任课教师的updates。比如老师们会在课后在course documents里上传每个session的ppt,还有其他同学做presentation的ppt和summary等,还有其它信息,比如要求大家提前打印讲义为上课做好准备的信息等,可以说Blackboard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的E-learning也在Blackboard上进行,也就是大家各抒己见,对老师给出的topic,例如一份阅读教案是否可行、哪一份提交给一个学术会议的abstract会被reject等展开讨论,每个人都会从其他人的回应中得到启发。

作业也需要使用blackboard系统提交。一次,教我们功能语法的Peter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个My Story,并进行系统功能语法的Transitivity分析, 我做完了以后,upload,以为万事大吉,没有想到,后来Peter在blackboard里面广而告之:

I have just finished reading all your interesting stories (although I think there is one person who did not upload his story)…

 

看到这里,我想这是谁这么拖沓,怎么还没有交作业啊。结果当天晚上,同班陈同学告诉我,她没有看到我的故事。我吃了一惊,怎么会呢?想了一下,我以为,我没有去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写了新加坡的大与小,I have made Peter angry。

我知道不交作业的严重后果!于是,恐慌中,我连夜写了一封道歉信,并重新做了一份作业发给Peter,希望他能够原谅我,那一晚,确实没有怎么休息好。

 

直到第二天下午,我还没有收到Peter的回信,我决定去Peter的办公室向他当面道歉。结果去了学校,见到Peter,我竟然紧张地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嘴里只吐出几串terribly sorry。Peter非常和蔼,说一大早上课前就给我回了信,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QQ邮箱会拒收,说他以为我有别的原因,而且这次作业也不是compulsory,然后就给我打印出了他的回信。我看了信,才稍稍安心。Peter又问我传的东西他为什么没有看见,我登陆了Blackboard, 在E-learning里找到了我上传的那份作业,Peter说:You have put it in a wrong place! 然后在另外一个文件夹Week Four里,给我点开了别的同学的作业!这次accident,对于要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启示就是,学会适应新生事物,特别是高科技!老师在讲解此类网络学习指令时,一定要仔细听,最好记下来,以免以后酿成大错。

时间过得飞快,参加完大使馆的国庆节和教师节联欢一下子就到了期末赶作业的收官阶段。这段日子让我的留学生涯和Carpark B边的自习桌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有时,在月亮还比较圆的晚上,我不禁在想,一个30多岁的人,在这么遥远的地方,这样苦、这样累,到底是为了什么?于是开始推敲我经常在新东方课堂上说的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两个字——折腾。

本文来源于: 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
新加坡旅游,机票,房产,留学,公寓等项目,详情请拨打免费热线:400-716-0816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