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关新加坡的历史最早记载是在公元3世纪。当时人们对新加坡的历史了解甚少,中国人则把新加坡称为蒲罗中(意为“半岛尾端的岛屿”)。到了14世纪,新加坡已成为强大的Sri Vijayan帝国的一部分。
由于新加坡坐落在马来半岛南端,是航海必经之地,所以不断有中国帆船、印度船、阿拉伯帆船、葡萄牙战舰和武吉士人的纵帆船造访。因此,人们也贴切地把她称之为淡马锡(意为“海城”)。
之后,这个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小岛又获得了一个新名字——新加坡拉(Singa Pura)即狮城(Lion City)的意思。根据传说,一位来访的Sri Vijayan王子在这里看见了一头野兽,把它误认为一头狮子,由此产生了今天的新加坡名称。
在18世纪时期的新加坡的历史,英国人急需一个战略性的“中转站”以便为日益强大的帝国舰队提供维修、补给和保护,从而遏止荷兰人在这一地区的扩张。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就是以此政治背景塑造新加坡为一个贸易中转站。
5世纪后的新加坡又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它曾被认为是固若金汤的堡垒,但还是于1942年被日本占领。二战后,新加坡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不断高涨,自治政府在1959年成立。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获得独立。
本文来源于: 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
新加坡旅游,机票,房产,留学,公寓等项目,详情请拨打免费热线:400-7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