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学采用 “十分华文”网教激发学习兴趣

湖滨小学有几班学生上华文课时,教师总会花一半的时间讲课,其余的时间就让学生利用“十分华文”网络平台自主阅读不同的篇章,并通过电脑打字练习写作。

“十分华文”网络华文教学平台由教育部教育科技司开发,从2008年开始在6所小学和4所中学试验,今年有20所小学和4所中学使用,其中有近3000个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参与。湖滨小学是其中一所。

教育科技司助理司长黄利发受访时指出,他们在2007年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按照以语文运用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回家阅读和写作的传统华文教学,把教学、阅读和写作在同一堂课里完成,学生所学的,可立即使用。

“十分华文”借助了“教育电子坊2.0”(edumall 2.0)平台,为每一篇小一到小四的课文,设计平均十多篇利用相同主题或生词撰写的文章。学生通过生词的重复运用和主题文章学习,并练习写作。

本地教师编写教材

虽参考了中国的做法,但“十分华文”的教材都是本地教师编写的,文章附上注音、插图,难度也跟中国的教材不一样。至今有约100名教师参与了教材编写工作。

 
湖滨小学有几个班级的学生,上华文课时利用教育部开发的“十分华文”网络华文教学平台,练习阅读和写作。(陈来福摄) 

黄利发说,与其他采用信息科技教学项目不同的是,“十分华文”采用的是持续、常规的教学,学生几乎百分之百用电脑上课,不是偶尔采用。

他们发现,利用“十分华文”的学生,对华文产生兴趣、识字量、表达和写作能力都提高了。他们希望能把这个教材推广到更多学校,也让更多学生使用。

湖滨小学四年级学生周佩锜、杨善友和雷咏顺(10岁)从二年级开始接触“十分华文”,他们都认为,与一年级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他们更喜欢“十分华文”,尤其是阅读里面的文章和打字,成绩也有进步。

教育部提学司何品昨天在全球华文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致词时以这个计划为例,显示资讯通信科技如何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

黄利发明天也将在研讨会上进行这项研究项目的演说。

华师大教授:从传授知识传统角色转型

新时代教师必须引导学习

在亚洲,新加坡和韩国对资讯科技的运用是走在前沿的。因此新加坡应该更大胆,同时更小心地推动带领这场改革。更大胆,指的是敢于探索和尝试;更小心则是慎重考虑哪些技术适合推行。

互联网普及,学生能从多方面获取知识,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传统角色中蜕变,转型为学习引导者。

ICT教学是全球大趋势,中国最近就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刚在上个月宣布通过的《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争取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码化教育服务体系。

这次到我国出席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的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昨天受访时就表示,中国的教育改革内容包括逐步推行电子白板和电子书在教学中的运用,并探索研发电子教科书的可能性。祝智庭教授也是中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

 
祝智庭:互联网普及化,在教师和学生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将重构他们的教育关系。(邝启聪摄) 

他指出,由于资讯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学生和老师处在了信息对称的情况之下,有的老师走进课堂后,发现自己的授课内容,学生已经懂了。换言之,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角色,受到了资讯科技的挑战。

重构师生关系

应该如何重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呢?他说,教师必须发挥导学、助学、促学、评学的作用;关注并学习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如果和学生的行为方式截然不同,格格不入,那教育就无法进行。但教师也要提防过度的投其所好,应该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明白哪些东西值得关注,哪些东西只会流行一时。

被问及对新加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看法和建议时,祝教授说,在亚洲,新加坡和韩国对资讯科技的运用是走在前沿的。因此,新加坡应该更大胆,同时更小心地推动带领这场改革。

更大胆,指的是要敢于探索和尝试;更小心,则是因为技术发展非常快,哪些技术适合推行,怎么推行,这些问题需要慎重考虑,通过试点,逐步推行。

本文转载自: 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
新加坡旅游,机票,房产,留学,公寓等项目,详情请拨打免费热线:400-716-0816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