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举行的新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毕业典礼上,有28名学生获得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中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另外8人获得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新跃大学从1999年起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收生,至今有684个毕业生。而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课程则在2005年开始,至今有57名毕业生。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主席胡以晨在新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典礼致词时这么说,他也是新加坡报业控股高级执行副总裁(华文报/报章服务集团)。
胡以晨:“华文的内涵,并不仅是单纯的一种民族语文,而是亚洲文明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结构,它是一把密码钥匙,可以通向一个累积5000年人类智慧与经验的宝库,这里面有哲学,有经济,有军事,有管理,有大量实际经验的资料,构成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人类经验资料库。”
胡以晨认为,许多传统文化因各种原因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后,渐渐被人们所忽略。直到数十年后,人们才重新发现儒家思想的丰富内容和超越时空的人文价值。 新跃大学杰出论文奖得主陈明珍(右)昨天从胡以晨手中接过毕业文凭和奖牌。(新跃大学提供)
而近年来,许多人开始认真地重新发掘这座庞大的文化宝库,并开发出不少有实用价值的文化产业。胡以晨以音乐家谭盾、文化学者于丹、易中天等为例,说明文化产业也有经济效益。
对于本地的华文学习,胡以晨说,从最近有关母语教育的讨论中发现许多在双语教育下所受惠的年轻家长,都以积极真诚的态度,表示对母语教育的肯定和重视。
他认为,在推动华文的学习方面,兴趣是一股很大的动力,所以他希望华文的教学更生动有趣,让学生能通过学习,体会华文的实用功能。近年来我们的学校教师们已经作出了许多努力,也有显著的成果,但还有许多需要继续开发的新空间。
本文转载自: 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