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文教华文、用电脑模拟上餐馆点菜、到动物园参观或是看电影时的情景,这些都可能是今后来自讲英语家庭的学生学华文的方式。
为了更针对性地激发这群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会话能力,教育部已成立特别工作组,他们将在近期内提出具体建议。
教育部长黄永宏昨天受访谈到华文教学未来的方向时,提出三个R:实事求是(realistic)、切题(relevant)以及负责(responsible)。
他说,我们的社会语言背景已不再单一,现在大部分学生来自主要讲英语的家庭,就算邻里学校甚至是特别辅助计划(SAP)学校的学生,有些也跟家人朋友说英语,因此要以更实际的方法教他们华文,例如用英文教华文。
华文不错的学生 仍有机会发挥潜能
但他也强调,那些有华文背景或华文程度不错的学生,教育部还是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目前有24%的O水准学生修读高级华文。
黄永宏昨天出席阅读障碍协会举办的活动后,针对记者的提问就双语教育这个近期的热门话题发表看法。
上个星期二,内阁资政李光耀为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主持开幕时提到,以往的双语教育方式错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为他们能以同样的程度掌握两种语言,着重听写默写等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很多孩子排斥华文。
李资政因此提出要调整华文的教学法,以更有创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他的讲话引起不少人热烈讨论。
针对调整教学法,黄永宏昨天受访时透露,为了不让学生对华文生厌,教育部已成立特别工作组,对华文教学“作出重大的改变,而且要提早让公众有准备,这样才不会对学生造成干扰。”
根据当局之前公布的数据,在1982年,十个小一华族学生中只有一个来自讲英语的家庭,目前这个比例是60%。
黄永宏说:“对那些来自英语背景的学生,我们会使用双语教学法,老师们也都清楚用英文教华文是有效的,这是教育家证明了的。”
此外,也可以利用信息科技来拉近学生和华文的距离,比如用电脑模拟不同的情景,“制造”讲华语的环境。
黄永宏说,教育部不是要用一个方法来教所有人,这跟其他科目一样,是依学生能力因材施教的。
“如果学生只会应付考试但痛恨华文,那不是我们的目的。”
黄永宏:明年三小学展开试验 提供阅读障碍生针对性辅助
有阅读障碍的学生主要是转介给阅读障碍协会,但教育部发现,去年只有60%的学生前去接受辅助,价格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有些家长嫌带着年纪尚小的孩子去这些中心不太方便。
——教育部长黄永宏
阅读障碍协会将和教育部合作,明年到三所小学展开试验性计划,为有阅读障碍的小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助。
教育部长黄永宏昨天在首届亚洲阅读障碍大会上致词时宣布这个消息。这三所小学是正华小学、颜永成小学及依布拉欣小学。
他说,有阅读障碍的学生主要是转介给阅读障碍协会,但教育部发现,去年只有60%的学生前去接受辅助,价格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有些家长嫌带着年纪尚小的孩子去这些中心不太方便。因此,在这个试验性计划下,阅读障碍协会的导师将走进校园直接提供辅助。
协会营运总监李翔透露,这些学校的学生及附近的学生都能来上课,他们将分成三四人的小组,每个星期上两个小时课。他预计会有100个学生受惠。
在这之前,成立16年的阅读障碍中心已在全岛有八个教育中心,其中三个也是在小学里,其他是在购物中心或组屋楼下。
但它们提供的是跨年龄层的辅助,从学前到中学都有,而新的中心是针对小三到小六的学生。
目前有1300个学生到这些中心接受辅助,人数每年增加约15%。
教育部也估计,我国有约4.2%的学生有严重的阅读障碍,即两万人左右,这个比例跟国际水平差不多。
教育部之前也宣布,将给予这些学生更多津贴,目前,每小时辅助的费用是25元。
历时两天的阅读障碍大会吸引了500个与会者,协会也跟科威特的儿童评估与教育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分享特别教育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