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筑将来或无需大开冷气,就能以“寥寥数台”冷气机保持室内清凉,而“秘方”就是在天花板内隐藏冷水管。
一些温带国家的建筑已开始采用这类系统,通过调整墙内水管的水温,调控室内温度。
为了让热带国家也能应用这类系统,南洋理工大学与奥地利科技学院(Austr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AIT)将就此展开研究。双方昨天在到访新加坡的奥地利总统费雪见证下,签署了合作协议。
AIT研究员布里赫塔受访时说,天花板内的冷水管,可保持天花板表面阴冷,有助冷却房内空气,减轻冷气机的负担。
“建筑因此可减少冷气机数量或采用较小型的冷气机。这么一来,用户就不会老觉得被冷气机吹着,不舒服;小型冷气机也不那么占位。最重要是这有助省电,节省能源。”
此外,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被天花板冷却的空气将回降地面,间接促进空气循环。
由于还未正式展开研究,布里赫塔暂无法估算这个结合了冷水管和冷气机的系统能为本地建筑省下多少电力。
但根据在温带国家进行的研究,与传统冷气机相比,这类冷水管冷气系统据说可省约35%的电力,成本也低了25%。
不过,要根据新加坡的环境改造系统也并非易事。南大研究员巴拉特表示,本地空气潮湿,如何避免热气在接触阴冷天花板后出现冷凝作用(condensation)将是一大关键。
当然,要在混凝土天花板内大量铺设水管,费用自然也不菲。因此建筑费也将是研究小组日后钻研的项目之一。
据了解,不少私人发展商和政府机构已对该研究表示兴趣,并有意赞助共达100万元。
与此同时,南大昨天也与奥地利太阳能科技公司桑利得属下的桑利得亚洲(Solid Asia)协议合作,在本地设立太阳热能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in Solar Thermal)。
中心的约32名研究员将先在南大校舍进行研究,等临近南大的洁净科技园(Clean Tech Park)竣工后,才再迁往。研究人员的目标就是找出提升集结太阳热能效率的方法。
据初步估计,卓越中心将可获企业与政府拨出最高达200万元的经费。
南大电力工程系主任曾庆铮副教授非常看好以上两项研究,并希望南大日后能有更多机会与奥地利研究机构合作。“我很希望南大能与AIT合作研究智能型能源网(smart grid)。这是他们的强项之一。”
曾博士也是南大能源研究所(Energy ResearchInstitute@NTU)“绿色智能建筑”项目的负责人。
除了研究外,南大也将于今年8月,与AIT和维也纳自然资源与应用生命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Natural Reources and Life Sciences,简称BOKU)联手推出纳米生物科技和能源研发博士课程。
本文来源于新加坡意腾国际旗下:新加坡留学网
致力于新加坡教育、新加坡房产、新加坡投资移民、新加坡学生公寓、新加坡酒店、新加坡签证等推广及开拓。详细咨询请拨打中国客服咨询热线:400-7160816。新加坡详细咨询请拨打(+65)6737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