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药理事会去年年度报告显示,随着496个医生加入行医大军,新加坡目前人口对医生的比例是每562个居民人口中有一名医生,相当于1000人中有1.8名医生,比之前的1.6名多。这跟澳大利亚的2.9、日本的2.1或美国的3.0还是有距离。截至去年底,本地有9030个注册医生,但本土培养的医科毕业生并不足以满足需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将把毕业生人数逐步增加到每年300人,杜克—国大医学研究院自2007年开办以来每年招收50人。南大与伦敦帝国学院合办的李光前医学院在2013年开课,先计划招收50个学生,今后预料每年培养150人。也就是说,待情况稳定之后,每年我国能培养500个生力军。在海外学医的本地学生也是政府想要吸引回流的,卫生部去年推出雇前津贴(pre-employment grant),为获选的新加坡留学生支付剩余学年60%学费,顶限为每年4万元,但条件是他们必须回国履行服务合约。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已有68人获得津贴。
目前,该津贴开放给在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医科学生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