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兼国防部政务部长黄循财本周率领代表团先后到芬兰和法国对当地的高等教育学府进行考察。他在行程接近尾声接受的记者访问时,谈到升大学渠道检讨委员会的任务。
担任委员会主席的黄循财说,我国已经有两所大型的综合性(comprehensive)大学,即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但我国大学景观不能只有这类大学。
在专科大学方面,目前已开办新加坡管理大学和在明年开课的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加上新加坡科技学院与私立学校的合作,这些都构成多元化大学教育的景观。
他说:“随着我们想方法扩充升大学渠道,现今的挑战是寻找多一个专科或另一个产品,不论它是以什么形式,让我们能够为更多学生提供获取学位的机会,并通过灌输知识技能和培训,帮助他们为未来的工作环境做好准备。除了好的技能,领导、沟通和团队工作能力等软技能也不容忽略。”
黄循财指出,在预测未来哪些领域将出现需求增长时,新加坡人必须明白情况有可能会改变。因此,确保学校所传授的技能适用于所有行业是其中关键。
为此,黄循财已经同各领域的雇主进行对话,雇主的反馈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在不稳定环境中承担复杂任务、能够做决定,以及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个团队中工作的人才。
随着新加坡高等教育学府的增加,黄循财坦言要找出新的专长难免越来越具挑战性,不过选择还是有的,而我国在这方面也累积越来越有经验。
代表团考察芬兰的高等教育学府后,星期四续程到法国访问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 Po)和巴黎索邦大学(Paris Sorbonne University)。
问及法国大学教育的参考价值,黄循财认为法国并不像芬兰一样拥有一个明确且独特的模式,不过它采取的方式与我国相近,了解拥有不同学府来应对不同需求的必要性,然后设法提升个别学府的素质。
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除了公共大学,还有顶尖的高等专业学院(Grandes éColes,直译为“大学校”)。凡是持有法国中学结业证书(Baccalaureat)的学生都能够上公共大学。它们大部分并不会选择性录取学生,而大学校则实行选择性录取制度。
据了解,每届中学毕业生约八成升读当地大学。2007年,仅7.5%的中学毕业生获入取进入大学校预备班。
法国高等教育种类繁多,研究和教学也区分开来。为了变得更国际化且善用国家资源,法国五年前开展大规模的改革,鼓励不同类型学府聚集起来相互合作、提升学府的自治能力,并推出350亿欧元的振兴配套,其中220亿元用于高等教育和研究。法国政府也根据学府毕业生的受聘率分配资金,并鼓励私人企业赞助大学教育
黄循财受访时指出,过于分化的高等教育制度有碍学府求进步,因此法国大专学府正在整合,努力打造世界级大学。
他认为新加坡已经迈向这个方向,而且取得不错进展。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拥有很多入口、没有死路,且学府之间有很多桥梁的高等教育制度。”
这次随行的升大学渠道检讨委员会成员包括先驱初级学院校长郭丽蓉和Advance Tech Automation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梁锦财。
梁锦财从工艺教育学院升上理工学院,再到海外的大学进修。他表示21世纪技能对他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公司需要能够同时应付多项任务且能独立办事的人。
对于此趟考察的感想,他认为芬兰除了一般大学,也设有重视实践的应用科学大学。
这个双重渠道架构是很好的做法,能够让他清楚知道到哪里物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