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六华文会考今年起减少“死记”题

新加坡小六华文会考年底采用新格式,考试将着重测试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是为了配合教育部2004年华文课程检讨报告实施的新方针。

 

教师的看法

      学生需要死背词语的压力减少了,但要考到特别优异的成绩也较不容易。

  老师没有办法操练了,只能从理解方面着手,教学生如何去理解篇章。

 

家长的看法

有些阅读理解的题目要求学生针对文章内容提出意见和想法,不太适合小学生作答。

  配合教育部2004年华文课程检讨报告实施的新方针,从2007年开始修读新课程的小学生今年底将“迎战”小六华文会考新格式。

  接受本报访问的华文教师一般认为,今年的考试着重测试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题型,学生的发挥空间较大。不过,这也意味,学生以往可以靠操练铁定得分的题目也相对少了。

 

少了选择题 多了阅读理解题

道南学校华文部主任戴鸿海(62岁)对今年考试的总体印象是,新的考试格式少了选择题,多了阅读理解题。换句话说,学生需要死背词语的压力可能减少了,但要考到特别优异的成绩也较不容易。这是因为新格式的考试题型相对来说更开放,学生不容易掌握,很多题目都要完全理解后才能正确作答。尤其在高华试卷二的部分,理解问答的题目少了,但比重反而增加。

  戴鸿海说:“老师没有办法操练了,只能从理解方面着手,教他们怎么去理解篇章。”

  一名不愿具名、拥有近40年教学经验的女教师受访时也透露相同的看法。她解释,题型较灵活并不代表出题会越来越广,因为考试题目会局限在学生读过的范围内。不过,考生以往能够通过重复练习得分的题目确实已经少了。

  这位教师表示,尽管如此,家长也无需过于担心。她说:“学校都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训练了,父母不需要太操心,反而给孩子不必要的压力。会考其实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困难。”

  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向记者反映,各校针对新的考试格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

  戴鸿海举例说,为了应付今年的考试,学校特地举行“大型课”,召集六年级学生一起上课。主讲的资深教师会帮助学生分析如何应付作文、理解问答、口试等不同环节的考试要求,借以提高成绩。

  新加坡德乐小学华文部科主任胡姗姗则表示,学校近年来积极善用资讯科技辅助教学。教师安排学生使用练习口试的平台,并录下他们朗读和看图说话的部分,在课堂中予以评价。教师也鼓励学生进行同侪评价,让同学互相分享意见,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