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已经花费13.5万新加坡元(约合10万美元),为140名学生和10名教师采购了150台iPad。用户可以通过iPad连接至互联网,下载图书和课程资料。用户也可以使用iPad做笔记,以及制作表格等。目前,新加坡的4所学校已开始向学生发放苹果iPad平板电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学生携带的书本数量。 在亚洲,新加坡和韩国对资讯科技的运用是走在前沿的。因此新加坡应该更大胆,同时更小心地推动带领这场改革。更大胆,指的是敢于探索和尝试;更小心则是慎重考虑哪些技术适合推行。 互联网普及,学生能从多方面获取知识,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传统角色中蜕变,转型为学习引导者。 ICT教学是全球大趋势,中国最近就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刚在上个月宣布通过的《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争取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码化教育服务体系。 2010年初,上海教育系统率先尝试电子课本教学的新模式,此等消息一出,国内一片哗然,各种支持反对之音层出不穷。事实上据舆论分析,只有电子书才是未来教育新趋势。省钱、环保、随时更新,各种优势显而易见。但普及电子课本与书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做到,不但需要突破技术上的局限,而且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依笔者愚见,电子课本绝对是未来教育的主导。 一、经验借鉴。 事实上在国外发达地区,早有将电子课本引入课堂的先例:法国《费加罗报》日前报道,法国中南部科雷兹省和靠近巴黎的上塞纳省的部分中学正在尝试引入新的教学工具——电子书籍。上塞纳省政府向该省 133所初级中学(包括公立和私立)每所学校发放了两台iPad供学生和教师试用。科雷兹省政府向该省30所初级中学的2500名初一学生和800名教师每人免费发放一台iPad,计划用它进行教学。而在亚洲地区,日本和韩国更是电子教育的佼佼者,在经验方面,中国完全有经验可循。 ![]() 四、电子书较于传统教科书的优势明显。 ![]() 2、便于更新。电子教材载体可以及时增加删减,方便之至,传统课本通常捆绑印刷成册,更新教科书难度大且费时。 3、存期更长。传统纸质课本容易损坏,难以长期保存。而以数据存储为主的电子教材可以长久保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