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应从对身处的环境负起责任开始”这说法,相信是彰德小学的全体学生每天都能以实际行动证明的。这从彰德小学的厕所就能看出——他们的厕所干净到“能放心地随意坐在厕所的地板上”。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彰德小学能获得由新加坡环境理事会日前颁发的持续环保成就奖(Sustained Green Achievement Award )。
彰德小学高级科学教师邓秋华受访时说:“五年前,有个学生提出厕所很肮脏的问题,并建议全体学生把厕所美化,以鼓励大家保持厕所的整洁。我们于是动员全体学生、老师和家长义工提供各种布置厕所的点子。如今,学生们都不舍得弄脏厕所。”
学生赵书含(12岁)就参与过布置厕所的过程。他说:“我们的厕所现在叫‘学习休息站’,厕所变漂亮之外,也让我们学到新知识。每间厕所都有不同主题,如频临绝种的动物、天气预测、世界名人等。此外,每间厕所都会贴上环保和节省能源的小贴士。我现在回到家都会提醒父母如何省水电。”
彰德的环保计划并不止于保持厕所的整洁。该校三年前已实施“积极环保项目”,在校内设置大型回收站,鼓励全体师生回收纸张、塑胶瓶、饮料的纸包装、汽水罐拉环,甚至是使用过的食油。学校也在每个星期五进行回收报纸比赛,鼓励学生把家里读完的报纸带回学校回收。最新的环保项目则扩充到学校周围,和小贩中心的摊主合作,回收他们使用过的食油。
学生对环保的热忱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邓秋华说,11年前校长就对环保非常感兴趣,并对水电的使用、校园的土地和树荫比例都非常重视。也是从那时开始,学校慢慢孕育出环保的文化。该校曾于2005年成为首个持续成就奖(莲花奖)的得主。
持续环保成就奖是新加坡环境理事会新设的奖项,主要是为连续三年获得持续成就奖(Sustained Achievement Award)最高级别奖(莲花奖)的5所学校给予肯定。
理事会主席罗恵娇说:“今年是持续成就奖的十周年。2000年,够资格得奖的学校只有28所。如今这数字已增加到262所。这样的成绩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其他4所得持续环保成就奖的学校是德明中学、南华中学、南洋女中和林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