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中国首次和本地大专学府联合资助五个学额,为有兴趣于新跃大学修读华文和中华文化课程的非大学毕业生,提供高达80%的学费津贴。
通商中国和新跃大学昨天在贸工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李奕贤的见证下,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出“新跃大学—通商中国资助金”,以提倡终身学习精神,培养更多精通双语和拥有双文化优势的人才。
申请津贴者必须是通商中国的个人会员或企业会员的职员,通商中国目前有3800名个人会员。申请者在学业及课外活动方面也应有优越表现,具语言能力及领导才能,并符合相关课程的入学条件。
该资助金可用于修读跃大的五个部分时间学士学位课程,即以华语授课的汉语言文学、华文教育和学前华文教育学士学位课程,以及翻译及传译和华文传播两个华英双语学士学位课程。这些课程至少以三年完成,全额学费约为2万8500元。
代表通商中国签署备忘录的是刚走马上任的通商中国总裁刘燕玲。她引述《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则报道说,为了提高竞争优势,许多欧美毕业生近年来积极前往中国实习。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调查显示,过去几年里,申请到中国实习的毕业生增加了两倍多。
这则题为“欧美毕业生实习,中国成热门地”的报道指出,欧美就业市场僧多粥少,许多欧美毕业生认为,履历若涵盖前往中国大陆实习的经历,将让雇主留下愿意到陌生环境闯荡的深刻印象。
新跃大学校长张起杰(左)和通商中国总裁刘燕玲在贸工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李奕贤的见证下,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出“新跃大学—通商中国资助金”。(唐家鸿摄)
欧美人士尚且如此重视崛起的中国,刘燕玲认为,新加坡人通晓华英语,既拥有东方价值观又能从西方视角看事物,同时对中华文化和在中国经商等哲理有一定认识,赶搭中国经济列车时,理应具备一定优势。
为此,通商中国将继续协助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才,与跃大的合作是另一个开始。刘燕玲说,通商中国目前正与其他教育机构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谈到这回只打算资助五个学额,可攻读的课程也只有五个选择,刘燕玲说,不论是通商中国或跃大都有意“做大”,但这必须是个渐进的过程。
他们希望先跟进获选的五个人的进度,了解他们针对如何微调课程等的反馈,才共同探讨如何增加受资助人数以及扩大可攻读的课程。
除通商中国之外,跃大已与其他机构和组织共同为成绩优异或需要资助的学员提供奖学金、资助金和助学金。
跃大在这方面合作的对象,包括全国职工总会、战备军人协会、内政团队战备人员协会、王鼎昌工运领袖学员以及新加坡教师联合会。
跃大校长张起杰博士说,大学仍会继续探讨扩大合作伙伴名单的可能性,也希望为现有的课程增添“中国经商须知”等单元。
张起杰今年较早曾时告诉本报,跃大计划尽可能在多个课程中融入华文和中国相关的元素,例如在商科教导到中国经商所需的华语、中国文化和中国当代社会知识,在文学院推出当代中国单元课程等。
他昨天代表跃大签署备忘录时也希望,除了为学员提供学费津贴外,通商中国的会员能成为学员的导师或为学员提供实习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