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和耶鲁大学合办通识教育学院计划

    对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耶鲁大学正在商谈的通识教育学院,两所大学的校长都充满期待,而耶鲁大学校长理察德·莱文(Richard Levin)特别显得兴奋。
 
  去年曾在美国高端期刊《外交事务》中发表文章分析亚洲大学崛起的莱文从东西方合作的宏观视野,表达了耶鲁对参与这个历史性合作的期望。
 
  他告诉记者,去年的文章中谈到亚洲大学的两个特点,一是本科教育着重专业培训。这对于培养工程师和政府中层官员或许有利,但是要培养视野宽广、敢于创新的领袖,太早分专业的教育方式可能造成他们的思维狭隘。
 
  第二,亚洲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单向,着重材料的掌握,与西欧重视对话、研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的能力不同。
 
  他指出,中国、印度、韩国等大学这些年都已尝试做出调整。而新加坡在教育领域中一直设法走在前端。因此国大和耶鲁这次合作的项目,创造一个适用于亚洲的新模式,对新加坡有利。
 
  1828年发表的《耶鲁报告书》阐述通识教育的宗旨,主张扩大知识面,并且不仅着重学问的吸收,同时重视批判能力和创造力。莱文说,通识教育训练学生接触多学科和多视角,让他们有能力分析与批判,做自己的独立判断,而不只是听从权威者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