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开办MPAM课程 吸引大陆官员和台湾学员

听到客座讲师、退休常任秘书严崇涛介绍新加坡土地政策的特点时,来自台湾的陈家珍(34岁)和王凯石(35岁)满腹疑问。特别是获知政府在征收建造公共住房和基础设施等地段的土地时,价格是以开发前的价值计算,借此杜绝投机活动,让他们倍觉不可思议。据他们了解,台湾的土地买卖已市场化,这加大了当地政府推出平价住房等措施的艰难度,与新加坡的情况可说是天渊之别

  尽管客观环境不一样,这两名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学位课程(Master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简称MPAM)的学员仍表示,从课程中吸收到不少知识,特别是决策判断背后的思考与分析。两人之前都没来过新加坡,这次却被结合了公共政策和企业管理的课程吸引。台湾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局稽核陈家珍说,严崇涛授课时对比了牛车水和克拉码头旅游发展的情况,让人体会到旅游开发成功与否,隐藏了许多元素

  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国际合作处专员王凯石则说:课程让我们了解另一种(有异于台湾)做法的原因与好处,让我们思考有什么是可借鉴的、什么是行不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与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联合开办的MPAM课程开课,最引人注目的是除中国官员和国营企业高管等外,课程还吸引了台湾学员虽然大陆与台湾学员一起上课非新鲜事,但在中国官员占绝大多数的公共行政与管理课程里有台湾学员,还是让人对学员间(甚至是学员与讲师间)可撞击出什么样的火花感到好奇

  来自管理学院的MPAM术主任黄幸亮在月初的欢迎大会上强调了对学员的要求,即三个调整三不三个调整是指角色或身份、思维或心态、时间支配方面的调整;三不则是指不谈侵犯隐私、未经证实以及政治敏感的事

  黄幸亮告诉本报,选派人员前来上课的中国组织部以及台湾行政院都对该课程表示支持,课程要求学员课时把头衔都拿掉,着重学术上的共同学习与探讨、分享实际经验。他说,在亚洲,不少官员都有机会过渡成为国企和公用事业等单位的主管,但如果对企业管理完全没有概念,就顶多只是个称职的政策制定者,不是企业的优秀主管,所以应同时具备公共行政和商业管理知识

  MPAM贯彻了立足新加坡,以亚太为舞台,放眼全球的精神,国大管理学院学院院长杨贤说,亚洲是目前唯一仍有可观增长空间的区域,虽是希望所在,却也面对不少限制,包括人口过多、天然资源不足、环境制约,以及医药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欠完善。他说:亚洲所面对的问题,在中国更显得严峻,它还需要发展更强的企业治理能力以及市场机制。这些体制上的需要意味着我们(管理学院)可扮演许多角色。

  为此,学院在大中华共同发展Pan Chinese Co-development)概念下推动各项课程。除亚太高层企业主管硕士课程以及学院和北京大学合作的双学位国际MBA项目等外,学院也将在学士学位课程今年7月开课时做出调整,包括开办亚太商务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亚太各国和地区的经济体系和发展前景等,并有机会前往中国进行长达两周的学习之旅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孟繁秋正在修读亚太高层企业主管硕士课程。他管理的是家在本地上市的公司,需要国际化的管理理念,与来自台湾和新加坡同学的交流让他有不少启发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